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萧湘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跑出来看了。

    可不是谭意哥在驴子上一颠颠地回来了吗?

    这一下及老博士可忍不住了,几个踏步向前,谭意哥还没来得及到家门口,已经被她从驴背上给抱了下来,哽咽着道:“孩子,你可回来了,差点没把我给急死!”

    谭意哥也莫名其妙地一阵悲切,居然伏在及老博士的肩上,抽抽噎噎她哭了起来,彷佛有无数委曲似的。

    扶着、拥着,慢慢地往回走,把谭意哥交给了丁婉卿,及老博士已是带笑道:“婉卿,我总算把这个宝贝女儿还给你了,这下子不要我赔了吧?”

    丁婉卿倒是较为能把握自己,握住了谭意哥的手道:“谢谢老天爷,菩萨保佑,你可平安地回来了。”

    谭意哥道:“娘!你怎么向老爷子要赔人呢,这也不能怪老爷子呀!”

    及老博士笑道:“是我说着玩儿的,你娘可没问我要赔偿,而且她比我还撑得住,一直安慰我,好像你是我的女儿似的,是我的心里过不去”

    丁婉卿道:“我也不是比您撑得住,而且我知道意哥不会有什么的,最多受场虚惊跟一场小劫难而已”

    谭意哥道:“娘,你怎么知道我不会出事的呢?”

    丁婉卿道:“我曾经把你的生辰八字命造,给那个张铁口推算过,他说你二十六岁之前,将有好几次小劫难,过后就是一路坦途,后福无穷了,你想,现在只才二十二岁,根本上你的福还没开始享呢,怎么会有意外!”

    于是大家进了屋里,李忠老两口子,以及李大全的妻子李嫂,都拥过来问好。

    李忠道:“我这个儿子一直不肯学好,几十岁的人了,自己都做了父亲,整天往镇上跑,斗鸡走狗、喝酒赌钱,不务正业,这次总算做了件正事,把姑娘给找了回来。”

    及老博士道:“李忠,你别不知足了,我倒觉得大全很有出息的,你说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他也没花你的钱,而且我听说他每年赚回来的银子也不少,都交给他媳妇儿收着呢。”

    李忠道:“那银子没一分是正正经经的!”

    李大全道:“爹!我赚的钱怎么不正经?夏天我捉蛐蛐儿去卖,冬天我养斗鸡,猎狐狸贾毛皮,猎野鸡卖雉尾,这不都是正正经里的?”

    李忠道:“还正经呢,多少人为了一个赌字倾家荡产,可不都是受害的!”

    李大全一笑道:“没那事儿,我在镇上那些朋友都是家无恒产的,最多是十几个大钱的输赢,那能就倾家荡产了,我从不参加城里的豪赌。”

    “可是你捉了蛐蛐儿,养了斗鸡、鹌鹑去卖给我们赌,可不间接地害了人。”

    李大全笑道:“爹,你这一说就不公平了,铁匠还卖刀呢,也没人说他是间接杀人呀!”

    李忠瞪大了眼睛道:“畜生,你还跟我讲理,你叫人说说看,谁把你当成个正经人?”

    李大全道:“那是村里人看到我赚钱容易,故意糟蹋我的,他们看我不种田,养几盆花,抓几头画眉,猎几张孤皮,一年抵上他们几年的庄稼,其实这也得要有本事的,养花调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就是你能,你行,你务的是那一种正业?”

    及老博士笑道:“大全做的虽不是正途,可是在太平盛世,这一套是此种庄稼能赚钱多了,而且他说得不错,这也要点聪明的,笨人做不来,不过大全,你很聪明,把聪明用在这些地方可惜了。”

    李大全道:“老太爷说的是,我地想去找个门路,混个出头的,可是爹的年纪大了,我不能远离。”

    李忠道:“我虽然六十多岁了,比老太爷还小蚌十几岁呢,老太爷都不说老,你就把我当成老朽了!”

    及老博士笑道:“李忠,你也不能这么说,他也是一片孝心,大全,照你家的情形,出远门是不必了,你今年也有三十好几了吧?”

    “小的今年三十六了。”

    及老博士道:“早个十几年,我是赞成你出去闯闯的,现在倒大可不必了,不过你这样子窝在家里也不是办法。”

    “小的想过了,可就是没一个合适的工作。”

    及老博士道:“这样吧,我帮你在长沙府衙门里找个差事,既近便,又能照顾到家里,你看怎么样?”

    李大全忙屈下了一条腿跪谢道:“多谢老太爷,有几个在外县的当差朋友,倒是约过我,可是太远了,我也是本想在本城找个空缺,可一直没机会。”

    及老博士道:现在倒是有个机会,府衙里的总捕头王从云最近因年老告休,由秦副捕头捕升了上去,空出了一个副捕头的缺,府台王大人因为我是本地人,希望我推荐一个人去,我答应替他留心一下“李大全喜极道:“多谢老太爷,多谢老太爷”

    李忠却道:“大全,老太爷说的是副捕头,你估量一下,能力够不够!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误了事,还丢了老太爷的脸,那就对不起人了。”

    及老博士笑道:“从意哥失踪这件事情上,我就觉得他的脑筋不错,判断又准,人还没到现场,光是听了我的口述,他就能推断出其中有伪,光是这一份心思眼光,他就胜任有余了,我推荐他去,不是卖我的面子,而是他真有这份本事。”

    说着笑笑又道:“不过推荐由我,成不成却由人”

    李大全道:“这个当然,最后要府台大人决定的,只是老太爷肯推荐,小的已经感激万分了。”

    及老博士笑道:“最后决定自然是王府台,但是能给他深具影响力的却有个人,只要此人从旁一说,这件事就成了。”

    李大全道:“这个老太爷看看情形吧,小的是没办法,跟谁都不认识,恐怕也找不到人为我说项了。”

    及老博士道:“如果你不认识的人,我也不提这件事了,这个人自然是你认识,而且肯替你说话的人。”

    李大全弄得莫名其妙,看见及老博士望着谭意哥在笑,才恍然道:“老太爷说是谭姑娘?”

    及老博士道:“谭姑娘是长沙市上名女才子,多少有学问的人都叫她压了下去,府台是个很爱才的人,对谭姑娘激赏得不得了,亲自为她取了个名字,虽然不便表示,但也等于是暗认在膝下为义女的意思了,你想再经她一说,还有不成的吗?”

    李大全忙道:“那就更为多谢谭姑娘了。”

    谭意哥道:“李大叔相援之德,我是应该报答的,府台大人那里,我可以把大叔这次寻找我的经过说给他知道,他也会钦佩李大叔的才能的。”

    李大全又谢了一阵,大家才入厅坐定,略谈了一阵经过后,及老博士道:“意哥也累了,让她早点休息吧。”

    把谭意哥送进了屋子,及老博士道:“意哥,我忘了你的身子有病,我给你诊诊脉。”

    谭意哥道:“我倒好像已经好了,那个胡天广熬的什么草药,还真不错。”

    及老博士按脉很仔细,一而再,再而三,慎重得连丁婉卿都担心起来了,急问到:“老爷子,怎么了?”

    及老博士长长地吁了口气:“很好!很好!意哥,那个胡天广倒果真是个君子。”

    谭意哥这才明白他如此慎重的原因,不禁有点愠然道:“原来你不相信我的话!”

    及老博士道:“意哥,你别生气,我们不是不相信,只是怕你吃了亏而不好意思说。”

    谭意哥道:“孤身弱女,在深山中陷于一逃犯之手,想得到的遭遇是不会好的,所以我真的是受了什么,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正因为那位胡先生对我恂恂有礼,才显得他的人格可敬,我知道这很难使人相信,正因为不可信,我才要特别地声明清楚,绝不容人对他有半点冒渎的猜想。”

    及老博士忙道:“是的,孩子,我的脉象是最有把握的,因此我诊过之后,对他也更为尊敬,我也会向人家证明他的可敬事迹的。”

    谭意哥道:“我的手臂上还留着守贞宫砂,如果有人不信,叫他们随时都可以来验看的。”

    丁婉卿笑道:“孩子,那是干吗,咱们为人处事,但求尽其在我,管人家干什么?”

    谭意哥道:“可是那位胡先生救了我的性命,反而要因我蒙受污名,我又怎么对得起他?”

    丁婉卿道:“我听说他是个盗贼。”

    谭意哥道:“不,不是的,李大叔说过了,他是个侠客,劫富而济贫,那些穷人们都把他看成是生佛菩萨。”

    丁婉乡道:“但是他在某些人心中,仍然是个贼,这是无可否认的,所以天下事无法叫人都持同一看法的,我们身受其德,感他的恩,只能用我们的心意去报答,你不能叫每个人都跟你一样的。”

    谭意哥道:“我没有,我只是”

    丁婉卿笑道:“孩子,你自己不觉得而已。我们才对那位胡先生略表一丝攘疑,你就急得像要找人拼命似的。”

    “那是我感他的恩情。”

    丁婉卿道:“感恩戴德是你一个人的事,却不可操之过急,表现太激,否则,对你对他都没有好处。”

    “娘,我实在不懂你的话。”

    丁婉卿笑道:“我的话不难懂,你就是现在不懂,多想想也懂了,好了,好了,你歇着吧,有话明天再说。”

    她跟及老博士出去了,谭意哥却睁大了眼,呆望了大半夜,一直在思考着丁婉卿的话。

    “她终于想通了。胡天广在临走前曾经说过要去看他的话,而且以他那种人,言出必践,一定会来的,何况在暗中为她重修绳桥,绳上留字,可以见得他对诨意哥的印象也很深刻。但胡天广究竟是个贼,是个在通缉中的贼。官府中还在行文捉拿他,如果谭意哥表现得对他太热切,使人会推想到他们之间一定关系非同寻常。光是往不好的方面想,倒也罢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况青楼中人,即使守身如玉,贞节上也会打个折扣,不足以清为自傲,别人也不会太重视这个。最坏的是一些公人,如果知道了这件事,守伺在谭意哥附近,胡天广一来,破人抓住了,那才是恩将仇报,反而害了他了。谭意哥想到这里,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幸好眼前只有几个人知道,如果她再在更多的人面前为胡天广辩解,那只有把事情越辩越糟。因此她对丁婉卿的提示,由反感而变为感激了,究竟丁婉卿比她多长了几岁年纪,对事情的看法又深一层。不过出了这种事情,乡下是待不住了,一心只想回到城里去,因为胡天广已经出山了,虽然不知道何往,但很可能会跑去看她的,要是失诸交臂,那不是人遗憾了吗?”

    丁婉卿像是猜透了她的心事,居然先对及老博士提出了道:“老爷子,咱们今天就回去吧!”

    及老博士道:“为什么,不是说好要多玩几天吗?”

    丁婉卿道:“老爷子,明天是您的大寿,家里既然为您准备了,也是晚辈们的一片孝心,您又何必叫他们太难堪呢。”

    及老博士道:“那里是为我过生日,分明是他们在做人情,我这么大岁数,还要替他们应酬?”

    丁婉卿笑道:“老爷子,您又何苦钻牛角尖呢,就算您的媳妇不会说话,可是她的心却是好的,她把娘家的哥哥邀来为您祝寿,也是增加你们及家的风光,更是一片孝心,因为您是长辈,不管她哥哥官做得多大,还是要向您叩头拜寿的,人家也不是生得贱,若非是至亲,谁愿意矮下半截?”

    及老博士道:“我可不稀罕,她哥哥只是一个知府,我的亲友侄辈里,比知府大的官儿多得很,我也不稀罕他磕那一个头,向我磕头的大官们多啦。”

    丁婉卿笑道:“那您就更该回去了,您媳妇儿的意思不是炫耀娘家的亲戚,而是在表现及家的气派,向她的娘家显示,在及家来往的贵客多着呢,做媳妇的对夫家如此引以为荣,您这个做家翁的应该支持才是。”

    及老博土笑道:“婉卿,什么话到了你嘴里,都成好听的了,也都变成道理了。”

    丁婉卿道:“本来就是道理嘛,否则我也不能无中生有呀!”

    及老博士道:“好!那我一个人回去,过完了生日就来,你们还可以在这儿玩玩。”

    丁婉卿道:“不!我们一定要回去,您的寿诞一定免不了有很多曲巷姊妹们来庆祝的,要是我们母女俩不在场,岂不叫人骂我们不知礼数!”

    及老博士道:“我会替你们解释的。”

    谭意哥笑道:“明天长沙府台一定会来祝寿的,您不是要为李大叔推荐吗,明天正是个好机会,而且我也刚好在旁边说项,像这种事,我可不能像您一样,专诚去拜会府台大人提出推荐吧,只有利用见面的机会提一句,过了明天,还不知道那天才有机会呢?”

    丁婉卿道:“还有一个理由是为了意哥,大队人马到了檀木溪,又找又捞的,早已惊动别人了,意丫头却又好好地回来了,一定有人前来问讯,那些事究竟不好向人家去说的,倒不如一走还落个轻松。”

    这个理由倒是使得及老博士没话说了,点点头道:“这也是,怪我自作聪明,判断她是落水冲到檀木镇去了,才弄得大张旗鼓,不过还好,这些乡下地方很少有人来,事情也不会传出太远,我再叫李忠去打个招呼好了,我们今天走了也好,下次有空再来玩。”

    谭意哥道:“回去过了您的大寿,等再找个空闲的时间,我们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

    这次回去,还有李大全同行,一则是到家里去帮帮忙,再则也是正好向府台推荐,他也显得很起劲,骑了头驴子,在车子前面开着路,及老博士道:“意哥,大全这件事你要多出点力,一定要促成才是。”

    谭意哥道:“我会尽力的,李大叔为我的事跋涉辛苦,我怎么也应该报答一番,不过还是您的面子大。”

    及老博士笑道:“我向府衙推荐,事情可成八分,因为是府台自动向我要求的,但是我要你说一声,还是为了你好,他感了你的情,对你的事说会特别卖力,两你们那儿,也的确是要有个吃公事饭的人照顾一下。”

    谭意哥这才明白及老博士的用意,不由感激地道:“老爷子,您真好,处处地方都为我着想。”

    及老爷子笑道:“我不照顾你,远去照顾谁呢,尤其是我跟婉卿说过了”

    丁婉卿叹了口气,通:“老爷子您的一片盛情,我是非常的感激,只要您吩咐,我怎样侍候您都行,至于您要给我的名份,我只有心领了。”

    谭意哥一怔道:“娘!老爷子要给你什么名份?”

    及老博士道:“我是正式向她求婚,要求她嫁给我做继室,她居然不答应。”

    诨意哥想了一下道:“老爷子,这件事连我也不太赞成,您虽是一片盛意,但是毕竟大了娘三十多岁,说句不怕您生气的话,您能照顾她多少年呢?”

    及老博士居然一点都不生气,笑笑道:“丫头,你为什么不说我没有多少年好活了!”

    谭意哥道:“我绝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认为娘未来的日子还长”

    “这个我也说过了,我只是想给她一个名份,别说等我死后了,就是我活着,她看中了合适的对象,随时都可以去的,我只是想帮助她”

    谭意哥一笑道:“老爷子,这话我相信,娘也相信,可是别人未必相信。”

    “只要我们自己明白就好,何必要人相信呢?”

    谭意哥道:“老爷子,话不是这么说,尽管很多的人都可以不去管,但是,娘现在是未嫁自由之身,还有机会可以择人,一旦进了您的门,可就没机会了,难道别人还敢上您的门上去求亲不成?”

    及老博士一怔:“这我倒是没想到。”

    谭意哥道:“再说您的家里还有您的儿子、孙子,您的少爷、媳妇都比娘还要大,他们肯愿意吗?”

    及老博士道:“这是我的事,他们管得了吗?”

    谭意哥道:“他们管不了,及氏家族的族长可管得了,这是一。再说,他们如果不答应,您给了名份,他们不承认,这还是空的,即使他们承认了,也接受了,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地叫她一声,可就是一付枷锁,套住了娘的一辈子了!君子爱人以德,老爷子,您疼人可不是这么个疼法的。”

    及老博士叹了口气道:“是的!是的!我光是往一处想了,没有考虑到这些;不过我是听说了她这一辈子已经不打算嫁人了,才有这个想法的,她如果有求归宿的意思,我绝不会出这个馊主意的。”

    谭意哥笑道:“老爷子,娘不肯嫁人的原因”

    及老博士道:“我知道,她对我说了。”

    “您嫌不嫌呢?”

    “怎么会呢,我觉得她那善良温婉的性情,仁慈的胸怀,细心谨慎等种种的美德,举世难求。谭意哥道:“是了,我相信总有人会持您一样的想法的,只是娘没遇上而已,您要疼她,就把机会留给一个比您更适合的人。”

    及老博士连连点头道:“说的是,说的是”

    丁婉卿一直在旁静静地听着,像是谈论的与她无关问题,一点意见都没表示,直到他们谈论告一段落时,她才微微一笑道:“意丫头,你说了半天,只是以你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根本没有抓住我的本意,要是我婉拒及老爷子是为了你说的那些,用不着你来为我解释了,我自己也会说的。”

    及老博士道:“对啊!我在前天提出时,也说得很明白,我的家产早已分走了,只剩下李忠管的那一小片田庄,若是自己不住在那儿,还得往下贴钱呢。还有个一些营产收入,数量也很少,婉卿不会放在眼中的。除了一个名份外,可以说全无好处,婉卿并不欠我什么,如果她有别的打算,当时就该拒绝的。”

    丁婉卿叹了口气道:“这一辈子我是不打算嫁入了,所求的只是下半生安定生活,老爷子给我一个名份,也给了我一块安身立根的地方”

    及老博士道:“这些都不算什么,你自己已经有了一块地,而另外那个虚名,对你反倒是一个约束了。”

    丁婉卿道:“老爷子,不是您那个说法,至少在我心里,我没有想到那些,那时我对您是满心的感激,可是紧接着就是意哥出了事。”

    “那有什么关系,何况意哥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

    丁婉卿道:“这就是一个警告,我的命很坏,从小算命先生就算出我命犯孤鸾,不得婚配,否则必将婚殃亲人,先是在我十二岁时候,有人来给我提亲,我父亲才接下了婚书两天,就犯了事,然后是在我二十二岁的时候,有个很要好的姊妹从了良,她的丈夫经商,有个弟兄恰好是中年丧偶,那个姊妹想起了我,就央人来问我的意思,我答应了,他就带了聘礼前来,那知在路上偏遇盗劫,抢走了金银不说,我那个姊妹还因为惊吓成忡,足足过了一年多才平复”

    及老博士道:“这都是无稽的巧合。”

    丁婉卿道:“不!老爷子,是预言在先,然后每临到谈及我的终身,就必有灾祸临身,这就不是巧合了,所以我认命了此身不再作适人之想。”

    及老博士叹了口气:“反正经意哥一说后,我才想到有很多没考虑到的地方,这件事对你是弊多利少,不管是迷信也好,是巧合也好,就此作罢了。”

    丁婉卿笑笑道:“老爷子,我对您的这一片盛情,还是十分感激的,往后您可以把我们那儿当成您自己的家。”

    及老博士哈哈笑道:“事实上我几乎把你们那儿当成家了,我在自己家里的时间,还没在你们那儿的多。”

    车子回到了长沙,谭意哥回家换了衣服,略事修饰又到及老博士的家里为他暖寿。

    李大全在门口按着她笑道:“谭姑娘,幸亏你把老太爷劝了回来,否则的话,大少奶奶会急得上吊,大少爷平日里对大少奶奶都是言听计从的,这次也发了火,不但狠狠地打了她一顿,还准备立休书了。”

    谭意哥一惊道:“这是为什么?”

    李大全道:“老太爷拔脚一走,大少爷回来一问,才知道大少奶奶是言语间冲撞冒犯了老太爷,这下子可真火了,当场就是拳脚交加,骂她不孝,然后就要下休书,说她不能善事亲翁,犯了七出之条!”

    谭意哥道:“这也未免太小题大作了一番,事实上并没有那么严重。二李大全道:“事实上的确很严重,老太爷是长沙的名医,平时受过他老人家好处的不知有多少,都要藉着这个机会报答他一番,两天前,送来的寿礼已经摆满了厅堂,到时候如果寿星不在家,那该是多煞风景的事,如果再让人知道是给大少奶奶气跑的,那大少爷以后还能做人吗?这是难怪他要着急的。”

    谭意哥道:“那现在呢?”

    李大全道:“老太爷一到家,大少奶奶就到门口来跪着陪罪,全家大小,跪了一大片,老太爷的气总算消了,可也着实地训了他们一顿,说照他的意思,是根本不要回来的,他一辈子没有应付过权贵,总不成年老了还要去巴结阔亲戚。更说及家以医道传家,只要手有回春仁术,那儿不受人尊敬,这比逢迎巴结强多了。”

    谭意哥笑道:“老爷子这番话倒是颇有道理,人贵在名节,节清品自高!”

    李大全道:“可不是吗,平时老太爷都走出门应酬,大少奶奶看不见,不知高低,直到这两天,各处送来的寿礼中,不但有二品三品的侍郎京官,还有一品的当朝阁老呢,比起来,她那个当四品的府台哥哥实在算不了什么,她也才明白那天在言语间对老太爷的冒犯了。”

    谭意哥一叹道:“这么说来,还是势利的力量了。”

    李大全道:“大少奶奶是比较热中一点,不过她知道错已经算难得,老太爷可直夸你跟丁姑娘,说不是你们两个力劝,他真不愿意回来,所以家里的人都很感激你呢。”

    谭意哥笑道:“老太爷可曾消气了?”

    李大全也笑道:“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媳妇,还有什么气好生的呢?小辈的认了错也就算了,总不成还怀恨一辈子?不过老太爷倒是很念你们,一个劲儿的催着,差一点没有叫我用车子去接了,唉!丁姑娘还没来?”

    谭意哥道:“我娘已经脱了籍,不方便前来。”

    李大全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老太爷可没把你们当在籍的姑娘,长沙城里,也没人那样想。”

    谭意哥道:“那是大家的垂爱,可是我们自己却应该守分寸,不可逾越了规距。”

    李大全肃然道:“是的,这就是谭姑娘受人尊敬的地方,要是换了个人,有着谭姑娘这等气势,怕不早抖起来了。”

    谭意哥落落大方地道:“我倒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抖的地方,不过我也不自贱,觉得自己比人低一级,我是个在籍的歌伎不错,歌妓鬻歌,售我的才艺,也许要略为打扮一下,那只是使人赏心悦目,最多只是如此而已,并没有规定歌伎一定还要牺牲色相去取悦男人,大家之所以有那种想法,不能怪人,是一些姐妹们自己把身价贬低了,但是我不相信我们原来就低贱的,我要做给人看看。”

    李大全听了更为尊敬了,连忙道:“是的,谭姑娘,老太爷刚才地跟我谈了一下,他说他为我推荐的这份差使十九可成,他也不要我特别的报答,只要我今后多为姑娘尽点心,他还说了许多姑娘叫人尊敬的事,希望我将来能有为姑娘尽力的地方。”

    谭意哥称谢了,遂跟着李大全到了里面。

    虽然她跟及老博士那么熟,但是却是第一次上及家来,倒是那大门口,不知来过多少次,都没有进去过。

    最主要的是及老博士虽是忙人,也是忙于在外应酬或是在家为人看病,或是出去为人诊治。

    他的家里来人不断,全是来看病的居多,所以谭意哥就没来过,今天总算进来了,才觉得他家的房子还真大,前进是个大院子,现在盖上了天棚,布置成为寿堂了。

    那也难怪、这位老太爷的医道精,为人又热心,长沙城里,以及邻近的县镇,甚至于整个三湘地带,经他妙手回春,治愈沉可的人何下千百!

    有的是自己受过他的好处,有些则是自己的父母家人受过他的活命之德,虽然及老博士自己不望受报,可是那没忘记他的,也都利用这个机会,为他风光一下。

    及府的客厅虽然大,但也容不下那么多的客人,所以干脆把寿堂设在院子里了。

    上面架了棚,地下了红毡,两面则张满了三湘名士、各地衣冠送来的各色寿幛,以及各种祝寿的字画,琳琅满目。

    正面是鲜红的绸底上,缀了一个比人还大的寿字,整个是用金箔打成的,虽有点俗气,却也颇具富贵气象。

    一个比人臂还粗的寿烛,刚刚才燃起,香烟袅袅,福禄寿三星的银像,每尊都跟个小孩子差不多大小。

    今天不过是暖寿,正式寿期还是明日,但是已经贺客盈门,热闹非凡了。

    寿筵是设在后厅,谭意哥走进去,只见闹烘烘的已经设了十余桌,桌上坐满了衣冠楚楚的客人,已经有好几个曲巷的姊妹在招呼着侑酒度曲助兴。

    只是席上的客人,谭意哥却多半不认识,只有低声问李大全道:“大叔,这些客人都不是本城妁吧?”

    李大全道:“可不是。他们都是外地前来的,你想想,要是老太爷不在家,那该是多尴尬的事!”

    谭意哥道:“我怎么事先一点都没听说?”

    李大全道:“是这样的,老太爷平日里最怕这种无谓的应酬,那也难怪,他一年到头为人诊病,受他好处的人太多了,如果要敞开来办,年年都能挤破长沙城,所以他一直不过生日,这一次因为是老太爷的七十大寿,很多人都商量好了,要给他热闹一下,但事先没跟他说”

    谭意哥道:“那是谁在承办的?”

    李大全道:“听说是陆象翁陆老太爷。”

    谭意哥道:“好啊!原来是他老人家,居然也不跟我们打个招呼,回头我非好好问问他老人家不可。”

    说着又进到了内堂设有一席盛筵,及老博士高踞首座,还好陪着他的那些客人倒是谭意哥认识的,更难得的是那位知府大人也在,谭意哥先上去给及老博士磕头道贺过了,陆象翁已经一把抓住了她的手道:“意哥!你来得好,我正想找你们母女问罪去,我为了老及这个大寿,已经忙了好久了,在暗中筹备着,就打算到时候给他一个惊喜,你们母女俩却把老及给拐到乡下去了。”

    谭意哥不禁脸上一红道:“老师,您还好意思怪我呢,这么大的事,你也不告诉我一声,否则我说什么也不敢跟老爷子下乡的,还是到了乡下,我才听老爷子说起,赶着催他老人家回来的。”

    陆象翁笑道:“不告你们,就因为你们跟这老儿太近,怕一时溜了口,说给他知道了,他一犯倔性子,不知躲到那儿去了,反正每年这时候,他总是老习惯往乡下躲,我知道了也不着急,原打算也是今天一早着人去接他回来的,人到了那儿,你们已经动身启程了,我才松了一口气,意哥,听说你在乡下受了点惊吓?”谭意哥低下了头,及老博士道:“不是受了点惊,是差点没送掉小命,所以我老头子能够及时赶回来,叨扰大家这份盛情,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胡天广,一个是李大全,刚才你们吵着要我说明经过,我拖着要等意哥来,由她来说才显得精采,现在她来了,叫她快说吧。”

    陆象翁忙把谭意哥塞到自己身边的空位上道:“快说!快说!意哥,刚才这老儿吊了我们半天胃口,就是不肯多放一个屁,憋得我们一个个都心痒痒的。”

    谭意哥这才把自己如何狩猎追兔子,上了危桥,如何失势,在快要坠桥的时候,受了胡天广的救援,然后李大全又好何判断自己不是失足,带人去找了自己种种经过说了一遍。

    在叙述中,她特别着重于两件事的描述,一是胡天广的行侠仗义以及他的君子行径,另一个就是李大全的机智判断以及他的精明干练。

    等地说完了,王知府果然很注意这一件事,忙问道:“及老,这李大全有多大年纪,为人”

    及老博士笑道:“他父亲在替我管田庄,其实是在帮我的忙,陆象翁笑问我的那片田庄入息有多少,全是因为我们从小到老的交情,他不好意思言去,实际上我们情同手足,也等于是兄弟一般。大全是个孝子,顾念老父无人照顾,才委曲在乡下,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其实我这老侄儿是一表人才,文武双全,为人又慷慨好友,地方人情熟透,有好几个州府,慕名要请他出去,他都推辞了。”

    王知府及道:“及老!兄弟前些日子,就请你推荐一个副捕头,既有这等人才,你怎么不告诉我呢?”

    及老博士笑道:“别急!别急!我当时答应下来,心里就想到了他,可是没有徵得他的同意,我不能先夸口下来,这次回去,也是为了替你探采他的口风,他起初还是以亲老为辞推托了,经过我跟意哥再三力促,请就近为地方尽力,也能兼顾父母,总算把他说动了。”

    王知府道:“那太好了,你怎么没叫他一起来呢?我那儿急得不得了!过了你的大寿,我就下帖子专人请他去。”

    及老博士笑道:“那倒不敢当,他怎么说也是我的晚辈,我吩咐他的事,他总得尽尽心,大全,过来见见王大人,王大人是我们的父母官,热心地方,体恤民情,你能在他手下学做事情,帮他的忙,也等于帮我这个老伯父的忙,我一样感同身受的。”

    李大全在旁站着,听见及老博士如此为他吹嘘,心中着实感动,不过他到底是经历过世故的人,由于及老博士如此为他抬举了,倒也不便再表现得过份的谦卑,很从容大方的作了一个揖道:“草民李大全,参见大人。”

    他的轩昂气度,以及恰到好处的礼数,使得王知府刮目相看,倒是立刻站起来,还了他一礼道:“原来李壮士就在这里,失敬失敬!多谢壮士赐于臂助,明日一早就烦壮士到府署一行,下官当在府署相候,及时札委。”

    很客气,也很干脆,李大全也很上路,屈身一躬,抱揖道:“草民遵命。”

    说完他就退出去了,这件事就这么三言两语敲定了,固然还是及老博士的推荐有力,但是谭意哥的渲染吹嘘烘托,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其中最感高兴的还是及老博士,一个府署的副捕头虽然不太高,但是权责很重,人选也很难挑,他保举的人立刻就能录用,自然是很有面子。

    所以他频频地向大家劝饮,而且也拖着谭意哥陪他一起喝,说是要为她压压惊。

    压惊这个名词不过是随口而出,却成了灌酒的藉口了,满座的人,每人都要为他压惊,她又要道谢敬回去,一轮酒下来,已去了二十多杯。

    然后她敬到一个二十多靠三十的青年男士的面前,眼睛不禁一亮。

    这个人不但人物轩昂,气度俊朗不凡,而且脸上还带着微笑,还笑容是她非常熟悉的。

    只是她记不起来在那里见到的,谭意哥很奇怪,她有过目不忘的才慧,见过的人,绝不会忘记的,何以这个人,这个笑容,给予她如此深刻的印象,却会记不住了。

    既是记不住,何必去强记呢,干脆请教一下就得了,于是她斟满一杯酒道:“这位公子”

    那少年站起来笑道:“张正字,小字玉朗。”

    这是个完全陌生妁名字,陆象翁笑道:“他是我的一个世侄,他的小名叫玉朗,因为从小就长得个粉团儿似的,人见人爱,长大以后,诗书满腹,文采风流,就是淡泊名利,不肯在文章上再下功夫。”

    张玉朗笑了一下道:“老伯这话小侄不赞同,读书在于明理,非为富贵名利,如果为富贵利禄而读书,其心已然可诛,小侄志不在抱笏,却不是不读文章,只是不愿意读韩昌黎那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

    陆象翁笑不为忤道:“好!总是你有理”

    谭意哥眼波流光,笑着道:“张公子的话的确有理,老师整天教人家读书学圣贤之道,自己却不入仕途。”

    陆象翁道:“我不是不入仕途,而是生当离乱之世,不想以文章去向乱臣逆竖博青紫”

    张玉朗道:“老伯的清节,是大家共仰的,只是天下已经太平多年,老伯怎么仍然在家中讲学呢?”

    陆象翁道:“那是因为我闲散了多年,把筋骨养懒了,何况我的学生侄辈都一个个的衣朱带紫了,他们也希望我不要再入仕途。”

    这在谭意哥说来倒是初闻,忙问道:“老师,我只听人说老师是无意于功名,却不知老师是为了门人子弟而谢绝仕途,那是怎么回事呢?”

    陆象翁有点惭愧,但也有点得意地道:“我一生教的学生不少,有成的也很多,却把自己的功名给耽误了,等我自己要想去闯一闯时,却发现我的学生子弟都已经高踞要位,成为方面大员了。”

    王知府道:“陆老的教诲有方,天下士人,无不以得列门下为荣,每次大比,进士榜上,一定有令高足的大名。”

    陆象翁道:“这倒没什么,是他们自己知道用功。”

    王知府道:“但是陆老启迪有功,也是原因之一。”

    陆象翁:“我教学生是身教与言教并重,学间与品德兼修的,所以那些弟子倒还格守着师训,不管他们做了多大的官,见了我礼貌都不差。”

    谭意哥道:“这是应该的,为人岂可忘本!”

    陆象翁叹道:“但是在有些时地,就会很糟了,那年我抱游戏的心情,报名秋试,正副主考官却都是我的门生,唱名入闱的时候,限于体制,他们只有端坐受了我一礼,等我人了闱之后,他们立刻就过来行弟子礼,然后两个人亲自为我执役,一个扫地,一个磨墨”

    谭意哥笑道:“这分明是逼您考不下去了。”

    陆象翁笑道:“不逼我也考不下去了,他们倒不是存心做作,对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如此的,所以我只好回家来做老封翁,教教学生了。”

    张玉朗道:“老伯的胸襟抱负、道德文章,推之于朝堂,即为栋梁之柱,可是为国家计,老伯却以不仕为佳。”

    这又是一番妙论,王知府道:“陆老的才德既为庙堂之选,何以为国家计,仍是闲散为佳呢?”

    张玉朗笑道:“陆老伯如果入仕,只不过是一根梁柱而已,在野作育英才,却能造就无数的栋梁之材。”

    及老博士大笑道:“说得好,说得好,我知道陆老儿的心中是每每对此稍有遗憾的,现在听了张哥儿的解释,该消除掉心中的块垒了吧,来!啊一大白,浮一白!”

    谭意哥起来为每个人把酒都倒满了,正待回座,陆象翁却把她按着在张玉朗的身边坐下来道:“意哥,你就坐在这里,让我们看看一对璧人是多么的相称。”

    他这样一说,座上每一个人都有同感,张玉朗的俊逸不凡,谭意哥的秀丽脱俗,互相辉映匹配得妙极了!

    谭意哥还有点怩忸,倒是张玉朗笑道:“久闻意娘有吟絮高才,正想诣门求教,不意今日得遇,就便请益一下,不知道意娘是否肯收我这个笨学生?谭意哥笑道:“张公子,你弄错了,那儿才是当代的宗师,你应该去向那边请教才是。”

    张玉朗笑道:“陆老伯教的都是经世的大学问,我不想出仕,就不敢前去挨骂了。”

    谭意哥笑道:“怎么会是前去挨骂呢?”

    张玉朗道:“我去一次,陆老伯一定骂我一次,可不是去挨骂吗?”

    陆象翁笑道:“你还怕挨骂,每次我到你家去的时候,你老娘还叫我捶你呢,她为你不肯求进而伤透了心。”

    张玉朗笑了笑道:“老伯,这话小侄有点不服气,立身之途很多,何必一定要出仕才算有出息呢?”

    陆象翁道:“学而优则仕,这是一般读书人的正途。”

    张玉朗淡然道:“各人的志趣不一,官并非不可为,但是不可以强而为之,孔子如果一直在鲁国当那个司寇下去,最多不过一个循吏耳,人间可能就少一个宗师,有经世之才,有仁被万物之心,才可以为官,否则还是别干的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挂冠而唱归去来兮,小侄以为他这种不勉强自己的行为固可取,但是他那种说法却该打一百大板。”

    谭意哥笑道:“靖节先生的高风亮节,为世所重,而张公子却别具一说,奴家倒要请教一下。”

    张玉朗道:“他自己好酒无行,受不了拘束,要想求性灵上的自由,明知自己不是做官的材料,迳就言去也罢,却不该说什么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那表示他的心胸浅薄,知识简陋,把一项神圣的任务,视为营利糊口的行业,把为生民立命,为天下立心的责任放过不谈,却在五斗米上作文章,不说自己做不好官,都还要故做清高,说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我认为他的上宪还让他挂冠而去算是宽大的,真应该把他抓起来,打上一顿,才予以革职查办才是正理!”

    王知府道:“世兄这番见解果然透辟,现在的人都称颂陶潜公薄盎贵而就田园,以为清高,使得我们这些做官的人,直以为自己是俗不可耐了呢,今得世兄一言,总算为我们舒一口气,世兄有此认识,如出而就仕,必为好官。”

    张玉朗笑道:“多谢谬赏,治生就因为有些认识,知道自己的志趣不合于此,才不敢作此想。”

    谭意哥问道:“张公子所志何在?”

    张玉朗笑道:“我是个很没出息的人,身上怕背责任。”

    陆象翁道:“他啊!是被那些游侠的传说给诱入了邪道,学了几天拳棒,动不动就想挥拳打人,路见不平,拔刀仗义,整天只会惹祸,幸亏他家里还有几个钱。而且是世袭的御进贡茶官,承袭了皇宫御用茶业的事业,官面上还熟,否则还不知要闯多大的祸呢!”

    谭意哥忽然想起来了:这眼神,这微笑是在那儿见过的了,那是在胡天广的身上。

    那脸庞,那身材,也有几分相像,只不过胡天广要黑一点,多了一蓬乱须,而张玉郎却自得多,脸也刮得光光的,看起来更为英俊了一点,但两人之间,似有相关之处。

    她张开了嘴,正想问什么,张玉朗却在桌子下面轻轻捏了一下她的手,谭意哥倏然而惊,而这种发现的确不宜在此刻提出相询的。

    陆象翁却感慨地道:“我也知道你为什么无意进仕,你乡试抡魁,中了一名解元,会试竟落了第,连个边都没挨上。”

    张玉朗笑道:“那是小侄故意落第的,会试的题目很对我胃口,如果我放开手做,不敢说又拿第一,却也不会在前五名之下,可是我只做了一半,就草草收场。”

    陆象翁也讶然道:“原来你那篇文章是这样写的,难怪我说你怎么会连场边都没挨上呢,以你的才华,纵使文章不当意;也不会差到那里去的,想不到你是在开玩笑,玉朗,你为什么要这个样子呢?”

    张玉朗笑道:“为了博个自由之身。”

    谭意哥道:“张公子,这话又是怎么说呢?”

    张玉朗道:“乡试登榜首,只是为了明白一下自己的才调是否可以求售,可是家母却为此大为兴奋,每天都逼着我人帷中苦读,她老人家自己则成天求神拜佛,字定了我,一步都不让我出门,我关了一年多,整得我差点没发疯。”

    陆象翁道:“才一年多,你就要发疯了,那么别的人十载寒窗,帷下苦读的滋味,又是怎么过的?”

    张玉朗笑道:“老伯,这是一个人的意趣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您最烦的就是学佛的人,如果把你置于一个全是佛经的屋子里一年多,你受得了吗?”

    陆象翁道:“不像话,这怎么能拿来相比呢?”

    张玉朗道:“为什么不能呢?那吃素念经拜菩萨可不是坏事,也是一个人的出身之道,若能成佛作祖,还可以拔宅飞升,渡化世人,释道儒三教并宗,我们可以择一而宗,却不能宗此而非彼,信了一家就说另外两宗是异端。”

    陆象翁不由得笑骂道:“你这张利口实在行,每次都有理由把我给驳回的。”

    张玉朗道:“这个小侄万万不敢,小侄只是申述自己的旨趣所在,却没有菲薄老伯的名山事业,不朽文章。”

    陆象翁笑道:“得了,你别来灌迷汤了,你的会试落第,你老娘就该逼得你更紧才是,怎么就放过你了?”

    张玉朗一笑道:“那倒没有,不过小侄略施小计,使老人家相信这是命数使然,以后就没有再逼我读书了。”

    谭意哥道:“那张公子用的又是什么妙策?”

    张玉朗道:“那年的考官是先父的好友,他在考后,感到十分惋惜,特别把卷子带了到我我家中,问我一篇绝佳文章,为什么只作了一半就缴卷。”

    “是啊!你对此作何解释呢?”

    张玉朗微笑道:“我没有怎么说,只说我作到一半时,精神忽感困顿,乍一闭眼,就看到先父来到面前,满面怒色,骂了我一句”逆畜“举起手中的板子,对我当头击下,醒后便觉文思枯竭,连原先想好的文章也都忘得精光”

    陆象翁道:“这是什么鬼话,你老娘会相信吗?”

    张玉朗道:“这话谁都不会信,但是家母会相信的,因为她老人家求神拜佛的,最信求卜问卦,方士巫人之言,听了我这个话之后,她立刻就四出求卦,结果都是一样的答案,说是我家本当绝嗣,只因上苍怜我父母终生行善,才在晚年赐下一子,以续香烟,不可以妄求富贵,否则上天必将把我收回去,以惩其贪。”

    诨意哥道:“真有此事吗?”

    张玉朗道:“假的,我认识的朋友多,三教九流俱全,打个招呼下去,若是我家去的,都只准这样说。”

    陆象翁禁不住骂道:“你这小子太不肖,对堂上老母,怎么可以说谎,做这种事。”

    张玉朗道:“家母如有老伯这样开明豁达,小侄自然可以据实为告以求得谅解,可是家母只信方士之言,小侄没办法,只好出此下策了。不过小侄也没说谎,如果考上了进士,进了翰苑,家母必然更不放松我了,再逼我个两年去争大挑,小侄一定非死不可。”

    陆象翁道:“胡说,那有人读书读死了的?”

    张玉朗笑道:“我小时侯捉到一头狐狸,用个竹笼关在家里,三两天就它吃一只鸡,不到一个月,它就郁郁而死,我实在想不透,在我家里石屋舍可蔽风雨,有充分的食物,为什么反而养不活它呢?”

    及老博士道:“这是物性使然,物各有性,这是不能勉强的,也许你认为快活的事,对它而言却是痛苦无比。”

    张玉朗立刻道:“及老伯说得对极了,那头狐狸是自由自在惯了,骤入牢笼,在那里转个身都很困难,如何能习惯呢,我这人也是野惯了的,一旦把我圈了起来”

    陆象翁道:“总不成你就这样野一辈子”

    张玉朗道:“小侄虽然喜欢在外游历,却也不是无所事事,小侄家中世代供奉官茶,多少年来都是供奉的一种茶,可是小侄后来在遍游了邻近一些乡邑山城之后,发现了几种新品,较以往的贡茶品种尤佳,只是那些山民不懂采撷与焙制之法,小侄就留下教给他们,然后全数由小侄的茶庄来承购,去岁小侄以新种进贡,还受到特旨嘉勉,而且收益也较前多了两倍。”

    陆象翁道:“这也算是事业?”

    张玉朗道:“老伯这话小侄就不敢苟同了,百工之业,都是事业,唯有读书一事,当不得事业,因为读书为致仕之道,所以一般人都以读书为终身所职,舍读书之外,别无他务,如果每个人都往这条路钻,则田地无人耕种,布帛无人纺织,大家不饿死也冻死了。”

    陆象翁不由得一叹道:“玉朗,你绝顶聪明,辩才若泻,任何事到你口中,都滔滔不绝,引经据典说出一番大道理来,可见你不是不读书,否则说不出这番道理的,只是你不肯读正经书,不肯在功名上求出身而已。”

    张玉朗笑道:“老伯说的是,这是小侄天性如此。”

    谭意哥笑道:“张公子的志怀高洁,奴家是十分佩服的,只是有些话奴家无法同意,张公子一再强调是天性中不喜求功名,所以不肯读书,这是违心之论。”

    张玉朗诧然地道:“意娘有以教我?”

    谭意哥道:“那可不敢当,奴家只是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张公子若是真的天生淡泊功利,就该到山野之地耕渔而生,远离尘世,过真正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你对富贵荣华,未必能全不动心,只是因为知道要求致这些东西,势非经过一番苦修勤持,而以前的日子过得太优游了,突然拘束起来,感到很不自在而已,物各有性是不错的,但是最可塑可变的就是人的性情。”

    陆象翁道:“说得好,说得好!”张玉朗诧然地望着谭意哥,这个女郎倒是切切实实地说中了他的隐密,不知她是那儿来的这种敏锐的感觉。

    谭意哥笑道:“据奴家想,张公子从小一定是绝顶聪明的一个人,而且也一向自由自在惯了。”

    张玉朗道:“绝顶聪明是不敢说,只是记忆力还好,我七岁上丧父,家母对我未免纵容一点,虽然要我读书,但又怕我太累着了,请了个先生在家,只教我半天,下午说出我自行温习,虽然每天规定了进度,但是我因为读两遍就能背了,因此每天都有很多时间流荡嬉耍。”

    谭意哥道:“老夫人难道就不管你了?”

    “家母要到茶庄去照料店务,而教我读书的那位老先生上了年纪,精神未免不济,只要我第二天的窗谋不耽误,对我也不作更多的要求,所以我那无拘无束的自由性情,就是那时侯养成的,不过在那几年中,我也的确读了不少书,比那些整天呆在书馆中的人只多不少。”

    陆象翁叹道:“各人的聪明才智不同,就学时也自然会有进境多寡、速缓之差,以你的才华,如果全力攻读,成就当倍于他人。”

    张玉朗道:“老伯,经世致用、入世开科那几本该读的书,我都读完了,也能背了,如果要我把那些烂熟的东西再从头背起,那简直是浪费时间。”

    陆象翁道:“光是能背就行了吗?必须还要懂、能讲,你说过读书在于明理,你完全能懂其中的道理吗?”

    张玉朗顿了一顿才答:“老伯,小侄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那些书中的话,小侄都还明白,有些固然是至理名言,有些却是狗屁不通。”

    陆象翁道:“住口!你才念了几天书,居然信口黑白至圣先贤起来。”

    谭意哥笑道:“老师,弟子要说句公平话,张公子的话并没有错,十三经中固然大部份都是先哲的至理,可是有些话放在今天,实在是不太相通。”

    说罢对张玉朗笑笑道:“张公子,恕我说句放肆的话。你的书是读得够精了,却不够博,书上是有些话很不合理的,那是因为时间及环境的缘故,前人对事物的研究,自然不如今人之透澈,所以庄子说腐草化萤,那是他观察所得,萤卵产于腐草之内,孵化而成萤,这是研究所得,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是当时的习俗,今已推移,有些是当时所有之物,今已灭绝,有些则是地理上的差异,南北寒温相距极大,论语中暮春三月,春服既成之句,到了极北之地就会斥为胡说,那儿的三月,不过是才微透春讯,仍然是天寒地冻,所以要批评一件事、一桩道理,必须再加上时、地、人的因素后,如果仍是狗屁不通!

    才是真正的狗屁不通!鲍子那一句话,下得太草率一点。”

    陆象翁鼓掌大笑道:“说得好,说得好,玉朗,你最喜强辩的,再找出理由来辩呀!”

    张玉朗劫肃容拱手道:“张某受教,多谢姑娘开导。”

    陆象翁笑道:“玉朗,你也有被折服的时候。”

    张玉朗道:“老伯说得小侄太不堪了,小侄并不是好辩,更不是强词夺理,只是折服于至理而已,真要有理,小侄一定心服口服。”

    陆象翁道:“那么你以前老是要跟我辩,就是我说的话没有道理了!”

    张玉朗笑道:“小侄可不敢这么放肆,只是老伯有老伯的理,小侄也有小侄的理,老伯的理压不倒小侄的理,小侄虽然尊敬您是长辈,不便跟您硬争下去,但是要小侄更弦易辙,照老伯所说的去做,心里总是不太服气的。”

    陆象翁道:“意哥批评你的话呢?”

    张玉朗道:“完全在情在理,小侄自然心服口服,小侄以往读书虽然不少,也懂得其中的意思,却没有详细去推敲其中的所以然,总是功夫做得不够,才有此失,以后当在学问上多下苦功,还望老伯不吝赐诲。”

    陆象翁很高兴地道:“你来向我执经问难,我固然欢迎,只是我的口才跟捷才稍逊,很可能当时给你问倒了,要翻阅群书,才能回答你,你不如去向意哥求教去,她是我们长沙的书篓子、女才子,多少人都被她考倒了”

    张玉朗忙道:“是要请教,是要请教,明天我就踵府执弟子礼以叩教,万望先生不弃粗顽,收录门下。”

    陆象翁道:“玉朗,这可不能开玩笑的,既要执弟子礼,就得规规矩短地磕头拜师的。”

    张玉朗道:“当然,小侄怎敢废礼僭越。”

    谭意哥忙道:“张公子要这么说,奴家就不敢当了,张公子如果不弃,常来坐坐指教一二,奴家万分欢迎的。”

    陆象翁道:“当得起,当得起,意哥,这个后生高傲得很,极少服人,对你却是服了输,可见你是当得起的,趁此机会好好教训他。”

    座中一阵大笑,这一餐自然很热闹,因为明天是正式的寿辰,大家倒没多耽搁,酒到差不多就告辞了。

    及老博士笑道:“张贤侄,平时在外面有所酬酢,都是我送意哥回去的,今天我可离不开身子,只有麻烦你了。”

    张玉朗道:“小侄当得效劳的。”

    及老博士笑道:“贤侄答应得可别这么爽快,这趟事却不简单,随时都可能遇上个找麻烦的,甚至于可能要当街挥拳打架,以前老头子揍了几次人,他们见到我就躲了,换了你,他们可不认识你呀。”

    张玉朗笑道:“这个老伯放心好了,小侄的文不足取,拳脚倒是未敢荒疏,十多年来,天天都要练上两个时辰,所以要打架时,寻常三五个汉子还能应付,人多了可就招架不住了。”

    及老博士道:“人不多,讨厌的也不过三五个。”

    张玉朗道:“长沙是三湘首邑大府,难道还有人当街拦劫不成?”

    及老博士笑道:“那有这么严重,不过是几个纨裤子弟,倚着父兄的财势,经常喝酒聚众闹事而已,大事情是闹不出来的,最多也不过拦住了那些女孩子,调笑一番。”

    张玉朗俊眉一挑道:“这种行为就直该打杀。”

    及老博士笑道:“那倒也不能说,年轻人总是有点喜欢闹事的,他们也不敢如何,最多是拦住轿子,把姑娘们截下来,陪他们喝两盅酒,唱一首曲子,博个哈哈大笑。”

    张玉朗轻叹道:“老伯,像这样自然是没有什么大关系,可是此时若不加惩处,胆子就越来越大,终至无所不为,无恶不作,据小侄所知,有好多士豪劣霸,所是如此养成的,所以小侄在外,遇见此辈,定不轻恕。”

    及老博士笑道:“贤侄说的也是,老夫以前抓到他们当街就褪去他们的裤子,给他们一顿板子,打得他们不好意思上街见人,只有乖乖躲在家里念书了,这些人并不是真坏到那里,不过是因为父兄在外地为官或经商,家中没人管教,才无法无天起来,贤侄如果遇上了,好好管教他们就是。”

    张玉朗笑道:“老伯的方法好极了,打出他们的羞恶之心,让他们知道礼义规矩,小侄若是遇上了就照老伯的办法,如法炮制。”

    说着使出了门,谭意哥因为今天不是出堂差,没有乘轿子,张玉朗要叫人为她雇轿子,谭意哥笑道:“好在路也不太远,公子如果不太累的话,我们就走了去吧。”

    张玉朗笑道:“我是不怕累的,经常是在深山野地,跑上一天,也没当回事,我是怕姑娘走不动。”

    谭意哥道:“公子把奴家也看得太娇弱了。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家居的时候,上楼下楼,前院后院,每天也要转个几十次,算算路程,总也有十来里了。”

    张玉朗笑道:“那又是干什么呢?”

    谭意哥道:“我是在一本书上看的,说晨起健行千步,可保延年益寿,病健体,我想这个方法倒很简便,就照着做了,只是出门不太方便,家中也没那么大的院于,只有前后上下绕圈于了。”

    张玉朗道:“效果如何呢?”

    谭意哥道:“开始时自然感到累一点,可是一个月下来,已经习惯了,果然觉得精神旺健,三年下来,一天不走,反而会觉得难过,这三年来,除了前几天因为饮食不慎生了场病之外,连伤风咳嗽都没有过。”

    张玉朗笑道:“这是对的,人只有闲下来才容易生病,不管是什么个动法,只要动了,对身体总有好处的,所以找最反对就是把一个人关在书房里,整天死读书,身子越读越衰,年纪轻轻,就已经头发花白,双目昏,四十不到而齿摇牙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