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美玉天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小玉指挥着惠娘带着孟夏和春姿去把冬衣都晒一晒的时候,才想起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了。

    她来这里,已经将近一年。

    真是光阴似箭啊!

    小玉无暇感慨着时光的流逝,她紧张的等待着宋潜殿试归来的消息。

    只不过去了半天而已,怎么感觉这么久呢?

    她望着尚在中天的太阳,又去吩咐下人把布幔被褥都拆洗一遍。

    下人们都知道今个儿是老爷去殿试的日子。夫人一大早送老爷出门之后,就像只小蜜蜂似的满院子团团转坐不住,她一定是心焦极了吧?

    -------------------------

    晨曦微露时,皇帝赵构就已经来到了讲武殿。

    没有皇帝会认为自己是个昏君,即使是一个像赵构这样遗臭后世的君主。

    事实上,赵构比起他客死他乡的父亲宋徽宗赵佶,确是算得上勤政。

    他三十多年的帝王生涯里,几乎没过过什么舒心日子。流亡,不停的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陆地到海上,一颗心时刻悬在半空。不仅要担忧金人随时会侵扰,也担忧远在金国当俘虏的哥哥宋钦宗赵桓突然归来,那他连这个流亡皇帝都做不成了。

    就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赵构也苦苦撑了三十年。

    他对即将进行的殿试还是很重视的。听金忠说,今年这批进士交来的卷子水平很高,其中不乏可造之材,看来自己得好好选一选才是。

    当然,殿试的相关官员来得比皇帝更早,一个个穿着严整的官服,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礼部侍郎金忠手捧名册守候着。他是今年的副主考,任务就是先替皇帝将殿试中较好的卷子挑出来让皇帝过目。

    可想而知,金忠对进士的排名有着很大的决定权。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证明金忠还是极得赵构的赏识的。

    吏部尚书和参知政事私下早和金忠达成共识,他们的儿子都已经通过了省试,只要金忠在他们的卷子上加上红圈,再跟赵构说上几句好话,进入三甲已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

    至于省试榜首时季峰,本来就在金忠的关注之中。时季峰虽说出身并不显赫,只是个武将之子,而非显宦世家,但他父亲时遇豪圣眷正隆,手握兵权,他本人又确有才华,不妨笼络一下。

    省试的规定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但到了殿试这一关,就仅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宋潜和时季峰夹在数百进士中进入讲武殿,先向皇帝行礼,再在官员安排下,拿过卷子开始作答。

    赵构高踞龙座之上,看着台下诸生苦写,以手捻须,心中一丝微微的欢喜。

    能够通过省试的,总不会是庸才。他们大多拿到试卷后略作思考,便奋笔疾书,不到一炷香时间,就有人呈上试卷。

    金忠在礼部几个小吏的协助下紧张的阅卷,见到稍好的或是跟他打了招呼的考生,便用朱笔圈上一个红圈。

    两柱香过,所有的考生都已完成,一齐躬身肃立,等待着皇帝的批阅。

    金忠恭恭敬敬的双手呈上卷子。

    赵构拿过金忠圈了红圈的卷子来一一过目,时而蹙眉,时而展颜。别看赵构在政治上是个不甚高明的君主,可是他的书法和文学的造诣,却继承了父亲赵佶的天才,即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才子皇帝。

    “金忠,这些卷子里,有哪些特别新颖精到的?”赵构一边翻看一边问,金忠就侍立在一旁。

    金忠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