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魔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值阳春三月,入夜露寒侵肌,整个北京城已进入梦乡,却见一个锦衣侍卫,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直在到处张贴布告。这一座辽、金、元,以及当今大明皇朝历代帝王所居住的紫禁城上就贴了一张,上面写的是:

    布告

    一、钦奉圣旨:“前武状元王明道,身居京卫指挥使,总理宫廷禁卫要职,竟敢罔顾法纪,监守自盗,窃朕九龙袍,潜逃无踪,迄今十五年未伏罪返京,欺君渎职,莫此为甚,着令刑部转饬刑狱各司,于明日午时三刻,将钦犯王明道之子王志刚押至午门斩首示众,以儆效尤。钦此。”

    二、特此布告周知。

    刑部尚书xxx

    布告墨迹未干,显然书写未久,贴布告的锦衣侍卫张贴完毕后,又挟着一大卷布告,乘马而去,行色甚是匆忙。

    就在锦衣侍卫去后的瞬间,布告栏前突然神秘无比的出现一个黑衣蒙面人。

    蒙面人朝着布告略一观看,发出一声悲凄的叹息,蒙面巾下的眸子已满含泪水,暗道三声:“冤!冤!冤!”随即展开身形,一闪而没。

    这人动作好快,势如泻电飞云,转眼已翻墙进入一座巨大的监狱内。

    左右细一张望,狱卒正巡往别处,蒙面人忙以最快的动作隐身一棵大松树上。

    苍松前,正有一栋石牢,从铁窗内望进去,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在一个四周铁栅环绕的牢室内,囚禁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少年的双手双脚,被铁链紧紧系着,身着囚衣,发长披肩,面容十分凄愁忧戚,但眉宇之间英气勃勃,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他与生俱来的美挺俊拔的气度。

    他,不是别个,正是当今明成祖皇帝颁诏要杀的武状元王明道之子王志刚。

    王志刚,这个英俊聪慧的孩子,自从有记忆以来,就身陷囹圄,过着非人的生活,对自己的身世遭遇简直是一片空白。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武状元王明道,人称“赛诸葛”曾任京师要职,母亲是“白牡丹”陶淑芳,因“九龙袍”而犯下欺君灭门之罪,他却始终没有见过双亲的面,对事情的原委始末更加讳莫如深。

    说来真是怪事,王志刚囚禁十五年,却学得一身绝佳的内外功夫与满腹的经纶。原来从他懂事时起,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有一个神秘的声音来口授他文事武功。他的双亲名讳,系狱因由,就是由这个神秘人物告诉他的。

    可是,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什么要传授自己武功文事,而不肯公开露面,却不得而知。虽曾一再询问,依然毫无结果,只知牢室四周机关密布,他无法救自己出险,也不敢公然现身一晤,透着无比的神秘。

    另外,从进进出出的其他囚徒身上,也学得大干世界形形色色的不少事情。

    这时候,王志刚行功打坐甫毕,正欲以手代笔,在地上默写已读过的诗文歌赋,突闻那个熟悉的声音,以“千里入密”的方法说道:“王公子,老朽带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成祖皇帝突颁旨意要杀你,时间就是明天的午时三刻。”

    王志刚听得一呆,亦以“千里入密”的方法说道:“老先生,圣上真的要杀我,晚生到底有什么罪呢?”

    “王公子,九龙袍乃是皇上珍爱之物,为此龙心大怒,有增无减,若非王状元忠心为国,深得圣宠,早在十五年就已将你问罪处斩,你应该感激圣上恩典才对。”

    “是的,皇恩浩瀚,晚生死而无怨。”

    “不过,王公子,你现在还不能死。”

    “老前辈,你要晚辈欺君抗命,越狱而逃?”

    “话不能这样说,因为有比死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公子去完成。”

    “老先生有话请明示,晚辈恭聆教诲。”

    “九龙袍一案虽然震惊皇朝,轰动武林,实则乃是一大冤狱,你不能就此含冤而终,应该超生刀下,追宝缉凶,为你的双亲,也为公子自己洗冤脱罪。”

    “你老人家的计划是”

    “此牢坚逾钢铁,又兼机关密布,现任典狱长艾是身怀绝技之人,在监狱内冒险行事,断难得手,以老朽之见不如待明日午时三刻押至刑场时再侍机而为”

    言犹未尽,忽又改口说道:“王公子,你快看一看,梁栋之上是否有人潜入!”

    王志刚抬头一看,大惊失色的说道:“有,共有四个黑影潜伏在上面,他们来干什么?”

    “他们也是来救你的,但用心却极为恶毒!”

    “既然是来救我,为什么又用心恶毒?晚辈真想不明白。”

    “他们企图破牢劫狱,把公子擒在手中,以你的性命来威胁王状元交出九龙袍。”

    “九龙袍究竟有何珍异之处,居然轰动朝野?”

    “啊,糟!典狱长来了,老朽必须立刻离开,无法细谈。王公子请勿心焦,老朽必会在刑场之上救您脱险。同时,潜藏梁上面的都是武林高手,你要格外小心,果不幸被群小劫持,公子的血仇奇冤将会永沉海底,其他的一切,待公子脱险以后,老朽自当面告。”

    “老先生,你老人家的名讳怎样称号?准备如何救我!”

    “老朽傅伯年,武林中的人管我叫‘铁掌神笔’”

    声音越来越细,终至完全消失不闻。

    王志刚不禁一楞,忙以“千里入密”的方法呼唤。

    不料,反应全无,心知铁掌神笔傅伯年早已远去。

    傅伯年音消人已去,那个横眉竖目,满面阴沉常以虐待囚犯为乐事的典狱长,在四个狱卒的簇拥下,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典狱长的前脚刚刚踏进狱门,隐身梁栋上的四个黑影便如丧家之犬似的逃窜。

    “什么人?胆敢夜犯皇家监狱,你们心目中还有皇上与王法吗?”典狱长耳目灵聪,动作更快,发话同时,人已纵身拔起,其中一个灰袍矮老头动作略缓,逃避不及,被他擒在手中,同时飘身落地。

    忽闻矮老头惨吼一声,典狱长手起掌落,灰袍老头的一只左耳,已被他用掌削落,鲜血狂冒,哀鸣匝地,直痛得矮老头浑身颤抖不止。

    怒视片刻,典狱长忽然声色俱厉地说道:“不用问,本官也知道是你们武林宵小,意欲破牢劫狱,姑削一耳,略示薄惩!”

    典狱长乃是皇上命官,矮老头怎敢出言顶撞,毕恭毕敬的说道:“犯民知罪,谢大人开恩?”“你是哪一个门派的?”

    “犯民来自西洞亡魂洞!”

    “今夜一共有多少武林不法之徒混进北京城?”

    “东谷、西洞、南山、北岗,以及一教二帮,差不多都有高手进入北京城。”

    “他们是否想生擒王志刚,从他的身上追索九龙袍?”

    “事实确是如此,犯民不敢隐瞒。”

    典狱长闻言,发出一阵穿云裂石的狂笑,阴恻恻地说道:

    “饶你一命,去通告各派魔首,如敢藐视王法,在刑扬或监狱内轻举妄动,不但所有潜伏在北京城的江湖客一个都逃不了,而且本官还要奏禀皇上,派大军十万,征剿各派老巢,诛连九族。”

    “是、是,犯民遵命!”

    灰袍矮老头如获大赦,一步三作揖,惶惶张张的抱头鼠窜而去。

    典狱长冷冷地扫了王志刚一眼,上前将牢室的铁栅,以至四周的机关枢纽仔细地检查一遍,认为安全无虞时,这才转头对四个狱卒说道:“今夜要特别小心,加强戒备,本官马上再派三十个人来协助你们,如有什么差错,可要小心你们颈上的人头!现在,我即刻进宫去面谒九门提督,请派五百御林军,将刑场和监狱的四周彻底封锁,以防武林群魔轰动。”

    “是,大人!”

    果然,典狱长去后没多久,三十个全副武装的狱卒,便整队而来,将牢狱内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封了个密不透风。

    王志刚耳闻目见,心乱如麻,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明天。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久久不能成眠,为一连串迷样的问题所困扰。

    九龙袍究竟是一件什么样的奇珍异宝?

    为什么成祖皇帝和武林各派都这样重视它?

    难道父亲真的监守自盗,偷去皇上的九龙袍?

    如说此事是假,皇上怎会把自己囚禁十五年,问罪处斩?

    如说此事是真,那位神秘的傅伯年又怎会说是一大冤狱?

    尤其,十五年来,双亲为什么一直音讯全无?

    是畏罪不敢重返北京城?

    还是另有非常的原因?

    或者

    最后,他想到了明天的行刑。

    也想到了那个神秘的傅伯年。

    傅伯年是否能够使自己免于身首异处之殃,他实在不敢寄与过大的奢望。

    从典狱长的功力修为,以及他的一切调度来看,自己生存的希望更渺茫。

    思潮如涌,剪不断,理还乱。

    好像有无数的尖刀,插在他的身上,痛苦极了!

    好像有无数的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沉重极了!

    面对铁窗,铁灯一盏,他的心一个劲的下沉、下沉、下沉

    不知不觉间,鸡鸣如晦,天已破晓,工夫不大,日影已爬上铁窗。

    牢门启处,忽然走进八个凶猛的狱卒来,在牢室内摆下一桌丰盛无比的酒席,其中一个人冷若冰霜地说道:“王志刚,恭喜你,你的大喜的日子到了,典狱大人特赐酒席一桌,以壮行色,你现在就吃。”

    王志刚明白狱卒口中的大喜,就是杀头。十五年来他已经看到很多和自己同狱的死囚,饱餐一顿以后,便推出监狱斩首,末日已到,食不下咽,纵然美食当前,也没有吃的兴致。

    胡乱塞了几口,狱卒便分别牵着双手双脚上的四条铁链,前拥后护的带离牢房。

    剃去披肩长发,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一套深蓝色的新囚衣后,午时三刻业已近在眼前。

    由身穿朝服,腰围玉带,胁佩紫穗长剑的典狱长亲自监督,将王志刚捆绑在一辆敞蓬的大马车上之后,便击鼓而进。

    二十四个精壮狱卒徒步前导,典狱长乘马居中,囚车后面,亦有二十四个精壮狱卒殿后,浩浩荡荡的离开监狱,气派的确不小。

    穿街而过,万人空巷,不少人为他英年被斩而叹息。

    沿途,王志刚左瞧右望,但见戒备严密,却不见铁掌神笔现身相救。

    在极度紧张的心情下,穿过一条长街,午时三刻前已至紫禁城午门外的钦定刑场。

    刑场上,刑台高筑,旗簇飘展,四个手握鬼头刀的刽子手早已守候在那儿。

    刑台的右边,有一个彩蓬,桌椅井然,纤尘不染,是监官刑部尚书息驾之所。

    刑台的左边,也有一个彩蓬,那是专供九门提督和典狱长会办公务的专用场所。另外,在刑台四周的百丈方园以内,一片金黄,刀光剑气如虹,重重叠叠的排列着数道黄衣御林军,一个个刀出鞘,箭上弦,威猛无比,戒备极为森严,至少在五百人以上。

    目力所及之处,哪有半个庶民百姓,王志刚的心情不禁猛一沉,道:“糟糕!刑场已被御林军封锁,傅老前辈纵有飞天入地之能,恐怕也无法混进刑场,这可如何是好?”

    心念间,自己已如木偶似的,被典狱长等人推下车,带上刑台。

    “跪下!”

    四个凶眉恶脸的刽子手,齐声一喝,王志刚便身不由已的跪在刑台上。

    典狱长忽见御林军中飞来一人,正是九门提督,连忙迎至左边彩蓬下,正容说道:“李大人,敢问刑场附近可有江湖宵小潜入?”

    “没有,刑场已经封锁达十个时辰之久,赵大人尽管宽心。”

    “王志刚家学渊源,乃是武林世家,九龙袍本是武学奇书,武林各派更是志在必得,本官耽心会有狂徒冒险劫刑,以王志刚的生死胁迫王明道,获取九龙袍。”

    “嗯,本官亦有此同感,所以一再加派御林军,封锁刑场外围的所有交通要道,万一发生什么意外,皇上怪罪下来,我们可担当不起。”

    “李大人,不知钦命监斩的刑部尚书陆老大人何时可到?”

    九门提督张口欲言,蓦见一个御林军奔来跪地禀道:“上禀二位大人,监斩官陆大人已到。”

    余音未落,轿影闪闪.刑部尚书已乘轿来至近前。

    九门提督和典狱长,忙不迭的肃容整冠,上前恭迎,异口同声的说道:“下官李大明、赵一夫,恭迎陆老大人。”

    轿停人现,白发苍苍的刑部尚书朝二人微一颔首,便落坐在右面彩蓬下。

    朝刑台及刑场四周打量片刻后,刑部尚书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个青年人就是钦犯前武状元王明道之子王志刚?”

    典狱长赵一夫上前一步,彬彬有礼地说道:“是,就是他,请陆大人示下。”

    刑部尚书吐字如金的肃容说道:“验明正身,立刻斩首!”

    典狱长赵一夫躬身一诺,朝着刑台上朗诵道:“验明正身,立刻斩首!”

    四个刽子手听在耳中,已齐将鬼头刀高举过头,准备出手行刑。

    其中一人的鬼头刀对准王志刚的颈项,另外三个人则六目齐扬,环顾八方,以防不测,可谓谨慎已极。

    顿时,空气大紧,危机四伏,王志刚扬目四望,仍无任何征兆,不禁心头泛寒,暗道一声:“完了!”

    霍然,刷!主斩的刽子手的手口中喊:“斩!”鬼头刀如电斩下。

    惨吼声起,血光冲天,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立告落地。

    几乎在这同一时间之内,又有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跌落在台上。

    谁也想不到,死者不是王志刚,赫然竟是另外三个刽子手。

    这事来得太突然,太严重,刑部尚书、九门提督、典狱长、五百御林军、四十八个狱卒,以及王志刚本人,都大感意外,齐皆一呆。

    这一呆不打紧,主斩的刽子手已探手操起王志刚,箭射出去。

    此人好妙的身手,凌空三个大翻身,已在十丈开外,快捷无比的纵落在早已停立在柳树下的马背上,毫不迟疑,拍马绝尘而去。

    这一切来得太快,宛如电光石火,当九门提督李大明,典狱长赵一夫等人惊魂稍定,想到追赶时,主斩的刽子手已奔出五十余丈。

    御林军见刽子手杀人劫刑,群情大乱,一个念头还没有转过来,己闯过两道人阵。

    刽子手鬼头刀漫天抡舞,当者披靡,刹那之间,蜂涌而上的御林军便有十余人重创而倒,被他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

    主斩的刽子手回头一望,见九门提督李大明,典狱长赵一夫,已率众乘马追来,哪敢大意,一拍马臀,射入狭巷小弄之中。

    巷弄狭窄难行,马行速度大减,奔不多久,蹄声四起,追兵已近。

    刽子手不禁大急,操起王志刚,弃马纵身而起,落在左侧屋顶上。

    翻房越屋,一路急窜,一口气连越数十栋房屋后,才停立

    在一栋高楼后面的平房上。

    刽子手松了一口气,放下王志刚,目光闪闪的向左右打量。

    王志刚深施一礼,感激涕零的说道:“谢谢老前辈救命之恩。”

    刽子手肃容道:“王公子,你知道老夫是谁吗?”

    “晚辈正想请教。”

    “老朽就是昨夜和公子说话的铁掌神笔傅伯年。”

    “啊,真想不到,真想不到,你老人家怎么会做起刽子手来呢?”

    “王公子,千句话并作一句话,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救你!”

    王志刚正想追问双亲的生死下落,九龙袍究竟有何珍贵之处,铁掌神笔傅伯年接着又道:“王公子,此刻追兵四起,危机四伏,情势紧急万分,什么话也别谈,赶快将手铐除去,即刻逃出北京城要紧,其他的一切我们慢慢再谈。”

    俯身出掌,贴在右脚链上,傅伯年暗力猛吐,只听咔嚓一声,脚链已被暗力震断,应声而脱。

    王志刚看得一呆,惊为千古奇事,傅伯年又以最快的动作,将他左脚和左手的铁链震断落地。

    傅伯年正待替他震断最后一条手链,霍然,长啸划空,人影乍现,屋面之上已多了一个人,正是典狱长赵一夫。

    王志刚愕然后退三步,傅伯年也是一呆,吃惊不小。

    典狱长赵一夫横扫二人一眼,对傅伯年说道:“这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你老兄在本官手下担任刽子手一职已有数载之久,老夫做梦也想不到你会别有用心,另有谋图,原来是江湖高人,本官阅人上万,不料会被你所愚弄,实在可恼可恨!”

    说至最后,脸色已变,杀机满面,愤怒至极。

    铁掌神笔傅伯年沉声道:“赵大人,你的目的何在,就直说吧!”

    典狱长朝四下一望,见无别人潜伏在附近,一字一句的说道:“现在四下无人,只有我们两个,本官愿意法外施恩,行个方便,只要你肯将王志刚交给本官,带回刑场正法,关于你欺君劫刑一节,本官可以不予深究,放你潜离京都,自谋前程。”

    “不行,老夫志在救人,不能让他丧命刑场!”

    “可是,擒不回王志刚,本官身家性命难保,这一点我希望阁下能够明白。”

    “赵大人,有一点老夫愿正告贵官,王状元是无罪的,王公子更加无辜,这是冤狱冤刑,老朽绝不答应让他就此含恨而终!”

    “你说什么?这是冤狱冤刑?那么,盗万岁九龙袍的元凶主犯是谁?”

    “这个这正是老夫十五年来亟待追查的事情!”

    “哼,简直是一派胡言,本官再给你一个最后的机会,是否愿意让我带走王志刚,饶你一命?”

    铁掌神笔傅伯年不假思索的道:“假如赵大人愿意放过王公子,让他逃生,老夫可以随你去,认罪伏诛,要想带走王志刚,除非日从西出,月向东沉!”

    “本官志在王志刚,不是你,势在必行!”

    “老夫但有一口气在,你就带不走王公子!”

    “怎么?你敢反抗皇上的命官?”

    “事到如今,老夫不得不尔!”

    “好狂的匹夫,本官今天拿不下来你,从此辞官归隐!”

    刷!银虹一闪,剑已在握,挺身直刺过来。

    傅伯年哪敢怠慢,赶忙振臂而上,投入战圈。

    铁掌神笔只知典狱长是内外兼修的高手,但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却一无所知。

    同样,典狱长虽然已知刽子手原是江湖高人,也不知他的功力修为毕竟如何?

    基于这一层微妙的关系,二人都不敢存丝毫轻敌大意之心,一上手就施出浑身解数,全力硬拼,三招一过,已是难分难解,谁也奈何不了谁。

    铁掌神笔傅伯年一见对方功力深厚,取胜不易,深恐夜长梦多,发生意外,递招避式之余,忽然急声说道:“王公子快退!”

    说话同时,已扬掌发出一股无形暗力,王志刚猛觉身形一歪,已离地飞出屋面外。

    他忙以傅伯年所传授的轻身提纵之术,稳住坠势,落在一条僻静的街上。

    屋顶热战正酣,典狱长左冲右突,均被傅伯年险险阻住,情势相当危急,王志刚心念三转,不忍拂逆老人心意,道一声:

    “老前辈珍重,晚辈去了!”

    当即施开上乘轻功,如飞而去。

    没多久,他来到一条柳荫大道上。

    突然,袂声一啸,人如电奔,场中纵落一老者三大汉,横身相拦。

    这四个人动作太快,幌如从天而降,王志刚不禁一呆,退步说道:“你们你们要干什么?”

    为首的老者满脸阴笑的说道:“不干什么,要找你!”

    “找我?我不认识你们呀。”

    “你不认识老夫,老夫却认识你,你叫王志刚,对不对?”

    王志刚困惑不解的道:“对呀,你怎么知道?”

    “你是王状元的儿子,也是皇上要杀的逃犯,不会错吧?”

    “不错,你究竟打算”

    “打算把你带走!”

    “带我走?为什么要带我走?”

    “老实告诉你,是为了九龙袍!”

    “九龙袍?啊,对不起,在下根本不知道九龙袍下落何处,你带我去也没有用!”

    “嘿嘿,你知不知道无关紧要,只要把你生擒在手,就不愁王明道不乖乖地献上九龙袍,换你的性命!”

    王志刚忽然想起傅伯年在狱中所说之言,心知这些人用心恶毒,不怀好意,当下冷哼一声,道:“哼,你们好毒辣!”

    “这叫做无毒不丈夫!”

    “你们要把我带到哪里去?”

    “东谷!”

    “我不去!”

    “嘿嘿嘿,这可由不得你!”

    你字出口,正待出手击人,一个黑衣大汉动作更快,臂一探,手一伸,已神鬼不觉的欺至身侧,将王志刚的左腕扣住。

    王志刚不禁一呆,忽的运足全力,猛一抖。

    猛听“嗳哟”一声,黑衣大汉被震松手,踉跄连退五六步。

    须知王志刚狱中学艺十五年,已具备相当的功力火候而不觉,尤其从未临阵交手,经验全无,故而被人一扣就中,不料适才本能地一挣,竟意动功生,力逾千钧,直把在场四人看得一呆,王志刚自己更是惊喜交加。

    出手的大汉呆楞半响,忽以惊疑的口吻说道:“好小子,一个死囚逃犯,居然学会武功,老子就不信这个邪,看掌!”

    单掌一翻一送,一股排山劲气便呼啸而出。

    王志刚一见大急,忽然想起傅伯年传过自己一套“风雷掌”在狱中苦练已久,眼见来人威势无比,自卫心之心陡生,猛的一扼右臂,电卷而出。这事简直不可思议,掌招一出,狂风如涛,隐约中并有轰轰雷鸣之声,两掌一撞之下,胜负立分,黑衣大汉当场栽倒下去。

    尢其,王志刚的右腕上尚有一条铁链未除,发掌同时,铁链亦随势飞出,无巧不巧的击中他的头部要害,当场头破血流,晕倒在血泊之中。

    “王志刚,你这是找死!”

    其余三人睹状大怒,拔剑而上,分从三面攻到,势如排山倒海。

    王志刚情急拼命,全力攻出两掌,击退其中两人。

    可是,很不幸,另一个为首老头,功力浑厚,动作快,已从身后挺剑攻到,剑尖业已触及衣裳,危如千钧一发。

    蓦在此刻,沉喝声起,有一个焦雷似的声音喝道:“住手!”

    话到!人到!招到!铛的一声,老者的长剑已被风震断,人也旋退数步。

    一看!场中早已站定一个全身黑衣,背负长剑,相貌十分凶猛的独眼老头子。

    早先动手的四人之三,齐声叫了一声:“三谷主!”独眼老头沉脸说道:“老夫一再严令交代,只要活人,不要死的,你们怎可施出杀手?”

    为首的老者躬身道:“不是小的们有意违命,实因此人身怀绝技,擒他不住!”

    “啊,有这等事,他居然会武功。?”

    “是,倒地的宋平就是被他所伤!”

    “哼,你们简直是一群废物,滚开,让我来,老夫就不相信他能有多深的造诣!”

    王志刚原以为他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哪知竟是一路货,目的相同,不禁大为气恼,冷哼声中,掉头就走。

    “娃儿,慢一点,老夫有话要说!”奔不上三步,独眼老头已应声而到,阻住去路。

    王志刚气忿忿的道:“你要说什么?”

    独眼老头独目一翻,皮笑肉不笑的道:“王志刚,老夫愿意明白的告诉你,目下官军追赶正紧,你是死囚逃犯,如被擒获,必死无疑,不如乖乖的和老夫在一起安全!”

    “谢谢你的好意,在下宁愿被官军抓回去砍头,也不会跟着你走!再见!”

    “王志刚,你别不识好歹,你今天就是肋下生有翅膀,也逃不出我独眼游龙袁子健的掌握!”

    右掌疾翻,功劲半吐,震得王志刚身形一歪,袁子健跟进一步,探臂直扣过去。

    王志刚见状怒极,手一扬,腕一甩,已运掌带链的横扫过去。

    万不料,独眼游龙袁子健功力之深,出入意料,王志刚全力一击之下,不但奈何不了袁子健,反被人家把铁链捞在手中。

    只听袁子健怒吼道:“跟我走!”猛的用力一拉,王志刚收势不住,冲出三四步。

    情急事危,灵机陡生,仿效傅伯年的方法,左掌贴链,逼出一股刚猛暗劲。

    咔嚓!王志刚好深的内力,暗劲猛吐,铁链应声而断。

    独眼龙袁子健拉势太猛,突告失去平衡,跌跌撞撞的冲了出去。

    这一来,正好给了王志刚一个大好的脱身机会,当下二话不说,纵身登上墙头。

    袁子健暴喝一声:“小子哪里逃!”前脚刚刚迈出,王志刚已探步泻落壁内。

    壁内是一条小巷,急不择路,一阵乱奔。

    跨街过巷,钻东窜西,片刻后,来到一个十字路上。

    朝东望,一片金黄,九门提督李大明正带领着御林军,迎面奔来。

    朝西望,旗簇飘扬,刀光闪烁,典狱长赵一夫已率众赶来,却不见傅伯年的踪影。

    南面,人影幌动袂声扑扑,东谷的人更是穷追不舍。

    王志刚一见只有北面平静无事,当即腾身上房,越屋而进。

    连越数十栋房屋,已至尽头,脚下是一个小胡同,急忙沉气而下,向里飞奔。

    不幸,煞星照命,祸事频仍,三转两转,原来是一条死胡同。

    而且,身后蹄声如豆,袂声盈耳,官军和武林各派的高手已近在咫尺。

    事情危如燃眉,再回头无异自投罗网,万般无奈,只好翻墙跳入一个院子里。

    院内,是一个小花园,朱桥如锦,一溪似带,奇花异卉丛生,美不胜收。

    王志刚性命难保,哪有赏花之心,一迈步就闯进一座孤独小楼内。

    立即拾级登阶,窜到楼上。

    身形一隐,环目四顾,眼前红毡铺地,绿幔为帘,布置得富丽堂皇。

    窗前的琴台上,摆着一架古琴,两旁香烟缭绕,的是高雅,如入王宫瑶池。

    王志刚心想这定是一位高人雅士的仙修之处,正想拜见主人,借地隐身,忽听寝门咿呀一响,丽影乍现。

    只见一个下穿绿裙,长可及地,上面却仅穿着一个红肚兜,酥胸半裸半露,玉体雪白如脂,明眸皓齿,唇若涂朱的美丽少女,倚门而立。

    绿衣少女一见有一个陌生男人傻楞楞的望着自己,不禁吃了一惊,尖叫声中,寝门已砰然而闭,芳踪顿失。

    王志刚系狱十五年,虽是初涉尘世,但却饱读诗书,深明男女礼数,不由的呆了一呆,心说:“糟!我怎么可以冒冒失失的跑到人家小姐们的闺房来。”

    正感不知如何是好间,寝门启开,香风扑面,裙钗交鸣,绿衣少女已穿着整齐的姗姗而出,说道:“你是谁?怎么会跑到我这儿来?”

    王志刚躬身为礼,再三道歉后,才呐呐言道:“小生王志刚,因被官军追得太紧,急不择路,所以”

    “王志刚”三字一出口,绿衣少女脸色陡变,急声说道:“你叫王志刚?这样说你是武状元王明道老大人的少爷?”

    王志刚呆了一呆,连退三步,结结巴巴的说道:“是呀,小姐怎么知道?”

    绿衣少女关好房门,放下绿幔,坐在琴台前后方娇声说道:“王公子,请别害别,我既非九门捕快,亦非六扇门中奸细,不会害你的。”

    王志刚闻言心中稍安,说道:“姑娘还没有说是如何知道小生的身世来历?”

    “小女虽然年幼,其生也晚,但令尊王大人为官清正,却有个耳闻,更知公子系狱已久,今日午时三刻要在刑场处斩,私下里一直为你的不幸遭遇抱屈,想不到吉人天相,居然能够超生刀下,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王志刚张口欲言。忽听楼下有人登楼而上,绿衣女连忙将他推至卧室,噤声说道:“你在这儿躲一躲,说不定是有人来追你!”

    不等王志刚出言道谢,已将寝门关好。

    轰的一声,房门突然被人推开,一人横身而入,王志刚在门缝中一看,认得是曾夜犯皇家监狱,潜伏梁上,被典狱长赵一夫削去一耳的那个灰袍矮老头。

    绿衣女急忙满脸堆笑的说道:“哟,张大爷,好久没来了,是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王志刚一听他们是老相识,心中直冒寒气,姓张的矮老头粗声说道:“病西施,我的大美人,你先别上浪劲,老夫要问你一件事?”

    “张大爷有话就直说吧,奴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病西施,有一个叫王志刚的死囚逃犯,是否潜伏在此?”

    “没有呀,我既不认识王志刚,也没有人登上我这‘迎春楼’!”

    “可是,病西施,老夫从军官口中得知,那小子就是在这附近失踪的。”

    “张大爷,官军抓他为了正法,你找他为了什么?”

    “老夫是为了九龙袍,只要得到九龙袍,便可独霸天下,娶你做压寨夫人。”

    “既然如此,就快就便吧,这石头胡同楼屋栉比,也许潜藏别处。”

    灰袍矮老头色眼迷迷的望着她,嘻嘻笑道:“嘻嘻,病西施,我的宝贝,来到美人窝,怎能不渡鸳鸯桥,来来来,先让我们乐一阵子,然后再找姓王的,反正目下官军林立,武林高手环峙,他飞也飞不了!”

    说话中,右手已经搭上病西施的香肩,连推带拉的向卧房走去。

    病西施芳心大急,强将莲步止住,说道:“张大爷,别这样,我”

    “你怎么样?啊,我明白了,你是红透整座北京城的大牌名妓,要先交白银十两,再行床第间事,是不是?好好好,银子在这儿,你收下。”

    立从怀中摸出一锭足有十一二两重的银子,递给病西施。

    病西施拒不接受,惶声说道:“张大爷请别误会,快将银子收起,奴家今天不接客!”

    “你身为妓女不接客?这倒是件奇事,为什么?”

    “因为因为奴家的身体不好,请大爷原谅。”

    “不要紧,老夫快动作,三下两下就完,不会为难你的。”

    “那也不行,奴家实在支持不住!”

    矮老头欲火烧身,如箭在弦,不发不快,见她推三拖四的,大为恼火,忽然脸色一变,喝道:“他妈的,一个臭婊子有什么了不起,今天你高兴得玩,不高兴也得玩,走!”

    一把扣住病西施的玉腕,就向卧房拖。

    王志刚实在忍无可忍,忽的推门而出,勃然大怒道:“姓张的,你这条色狼,简直欺人太甚,再不松手我就杀了你!”

    西洞的矮老头一见王志刚,立刻放开病西施,上前说道:

    “噢,王志刚,原来你当真藏在窑子里面,好极,你不想死就马上跟我走吧!”

    “假如不呢?”

    “血溅当场!”

    “姓张的,我明白的告诉你,如不立刻滚蛋,还要在此胡闹,我可不客气!”

    “怎么?你莫非还想替病西施出口气?”

    “但愿我们别太伤和气!”

    “好狂的雏儿,你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想护衣花护草,老子一掌毁了你!”

    说干就干,毫不迟疑,左掌横击,右手孥扣,动作之快,令人惊心动魄。

    王志刚一见无法善了,顿生拼命之心,当下不退反进,发掌相迎。

    嘭!两掌一撞,震声如电,王志刚挟怒出手,力猛如山,尤其傅伯年的“风雷掌”乃是绝世之学,更兼矮老头心中轻敌,功力又差,竟在出手一击之下就把他震得五脏碎裂,口吐黑血而亡。

    病西施一看闹出了人命,不禁看傻了,道:“王公子,你真的把人杀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见他侮辱你,就气愤不已,可能出手太重点,想不到却给姑娘惹来意外的麻烦。”

    “王公子,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我们应该面对现实才对,赶快把他的死尸藏起来吧,万一被官军或者是他的朋友发现,可是大为麻烦之事。”

    二人密商一阵,分头行事,王志刚将死者藏在卧房床下,病西施打扫地下血迹。

    诸事完毕,二人分宾主坐在琴台之前,病西施感慨万千的说道:“晌午小睡片刻,刚刚沐浴完毕,本想更衣抚琴,不料公子误入寒居”

    王志刚万分歉疚的说道:“真对不起,王志刚非但扰了姑娘清兴,而且”

    “王公子,请别说下去,我要是嫌你,早就让那个姓张的把你带走了!”

    “姑娘赐助之恩,小生毕生难忘,敢请惠示芳名,俾便深谈!”

    “我的本名原叫许心远,病西施是翰林的大人们给我取的花名”

    王志刚一听“心远”二字,想起陶渊明的一首诗来,吟道:“筑芦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许姑娘,芳名‘心远’二字,实在太美了!”

    微顿又道:“许姑娘,请恕小生冒昧直言,以姑娘的谈吐风姿,明明是满腹诗文的大家闺秀,又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怎会沦落在烟花巷中,莫非另有隐衷不成?”

    “唉,不瞒你说,王公子,家父本是前朝进士,官高三品,为官廉正,爱民如子,深得前朝惠帝的宠信。不幸,好景不长,惠帝驾崩,成祖继位后便大不如前,尤其家父为人耿介,不擅逢迎,最恨术士小人,因而得罪了不少鸡鸣狗盗之徒。成祖皇帝登基不久,他们便兴风作浪,恶意攻讦,无时或已,事情愈演愈烈,及至最后,贼子们居然演出朋比为奸、嫁祸陷害的丑剧,成祖不察,龙心大怒,立将家父问罪,充军边陲!”

    “啊,这真是太不幸了,但不知令尊大人以后可有消息?”

    “一直杳如黄鹤,音讯全无!”

    “伯母她老人家的情形怎样?”

    “家母被遣为奴,五年前便劳累忧愤而死!”

    “哦,我不幸,姑娘比我更不幸!”

    “最初,我本在侯门为奴,一年前才被一个狠心的老管家卖来此地为娼。”

    “你为什么不逃走呢,这种地方哪是姑娘安身立命之所?”

    病西施许心远摇摇头,含泪说道:“逃不了,老板娘监视太严,这一座妓院几乎可以说就是一座最美丽的监狱,如果我替他们赚进大把大把的银子,他们会把我当成太上皇,百依百顺,不然就会拳掌交加,连牛马都比不上。”

    “许姑娘,我有办法,我救你出去!”

    病西施露齿一笑,道:“你这人也真是的,连自己都顾不上,还想救人。”

    王志刚闻言如梦初醒,情知自己仍在别人的追捕之下,朝不保夕,沉声说道:“真的,许姑娘,九龙袍一案乃是一大冤狱,可有什么奇策妙计助我一臂之力?”

    病西施翠眉一颦,已有所决,从房内取出一个小锦包,又至楼下找来一套合身的男装,一并交给王志刚,柔声说道:“王公子,快将囚衣脱去换上男装,逃命去吧,久留可能不利,这锦包里面是我几年来积蓄下来的一些散碎银两,可带在身边使用,将来关山万里,吉凶未卜,望能节俭才好。”

    王志刚本待谦拒,许心远又诚诚恳恳的说道:“王公子,请恕我托大,叫你一声弟弟,你孔然一身,又是逃犯死囚,没有银钱怎能走得脱,快拿去吧,要是再推三谦四,那就是嫌姐姐的银子太肮脏了!”

    王志刚闻言感激涕零的说道:“大恩不敢言谢,王志刚若能不死,必当厚报!”

    病西施许心远轻轻一叹,道:“志刚弟弟,姐姐幼失双亲,迭逢惨变,泪中含笑,强涂粉黛,周旋于浪蝶丛中,泪眼不干,因坐愁城,虽生实死,无一知已。幸得公子不嫌残花辱节,败柳污名,肯折节相与,知遇垂青,实乃奴家一大荣宠,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耳!”

    脸色一整,忽又说道:“此刻情势紧急,你快进房去换衣服,我在此替你把风。”

    王志刚想了想,颔首应诺,立即进入房中。

    没多久,囚衣已去,换上便装,更加容光焕发,俊拔英挺。

    二人相逢虽晚,但却一见投缘,一席长谈下来,爱苗已生,眼见分离在即,不由皆热泪盈眶,病西施许心远终于忍不住泪下如雨,宛如带雨梨花。

    “心远姐姐,你你怎么哭了?”

    “志刚弟弟,我只是觉得人生短促,知音难遇,就在此赋别,各奔东西,重聚之期未卜,相逢无异画饼,怎不叫人望怀兴叹,怅然欲泣。”

    想起往日伤心之事,已是泣不成声。王志刚沉声说道:

    “心远姐姐,我们一起离开北京城,远走高飞好吗?”

    “啊,不行,不行,我不能连累你!”

    “许姐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