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千秋皇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朝会上,朱由楫和朱由校兄弟二人配合着,顺利的和在场的九位文官大佬敲定了恢复和扩大隆庆开海、以及增设海港的政策,已达到为国家财政开源,弥补大明朝长期以来国库岁入不足用的目的。

    当然,这一项政策不可能立马就能够出 台并且下放到地方去施行,毕竟这其中也是需要涉及到许多利益方面的协调的,比如要增开的几处海港要首先开埠哪一处,市舶司的负责官员人选又需要派谁担任,需要知道的是这可是一个肥差......

    所以,朝中的官员们总得要商议一下才能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这其中嘛自然是会少不了一番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和妥协的。

    不过这些就不是他们兄弟两需要去操心的了,只要书房内的这九位大佬同意了这项政策,把这事情原则性的敲定下来了就成。

    至于重开矿税见大家的态度都是一致的反对,兄弟两也只好作罢,就当做只是随口一提而已。原本还准备谈一谈田赋和盐税的事情,从这两处做点文章的兄弟两更是暂时熄了心思,只口不提,田赋和盐税相当于一个巨大的马蜂窝,贸然去捅了绝对出大乐子。

    兄弟二人隐晦的眼神交流了一下,朱由校点头道,“此事便有劳诸卿了,希望诸卿可以尽早商议制定出章程来。”

    “接下来,不知诸卿对方才朕所担忧的辽东边事可有什么好的看法?”

    大家互相瞅了瞅,方从哲只当没看见同僚们的眼神,对于辽东的事情不打算发言,萨尔浒之战已经让他在神宗朝后期七年独相的威信一扫而空,打定主意除非皇上亲自点名让他发言,否则绝不在此事上首先发言。

    众人无奈,身为兵部尚书的黄嘉善只能站出来,发言到,“陛下,我大明在辽东虽有萨尔浒之败,然并未能改变建奴居于一域而抗我全国之势,建奴人口不盛,那努尔哈赤所编之八期兵不过七八万,朝廷有百万大军,良将亦是不缺,陛下其实不必心忧太过的。”

    “辽东如今尚有大军十余万,又有熊飞白统御军事,熊飞白乃世之良将,有此人坐镇辽东,要头疼的恐怕是那努尔哈赤。”

    黄嘉善说话的时候,屋内剩下的八位文官大佬尽都用心听着,毕竟是兵部尚书,与他们而言,九人中对兵事了解最多的应该也就只有他了。方从哲听了黄嘉善的话更是不自禁的颔首,熊廷弼接替杨镐出任辽东也有他的一分举荐之功德,而且正如黄嘉善所言的,熊飞百确是乃本朝不可多得世之良将。

    朱由校和朱由楫兄弟自然也是有认真听黄嘉善说话的。

    要说黄嘉善此人,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是和其他的大部分文官还真就是有些不同的,因为他其实是知兵的,而且在边关还前后呆了有二十年时间,当然还达不到名将的层次,但是,真才实干是没错的,而且有胆有识。

    黄嘉善,山东即墨人,生于嘉靖二十八年,字惟尚,号梓山。据说自小就很聪慧,后来读书了在学习上也是非常勤奋努力,文章流畅优雅,胸有韬略。

    万历四年中举人,次年进士,观政一年后外放任叶县令,经历算得上是丰富的了。

    其时正好是首辅张居正时期,正颁行"考成法"加强吏治,改革税赋政策,"一条鞭法"作为赋税制度推行全国。作为仕途新人,黄嘉善在任上,认真落实"一条鞭法",勘查户口,重新丈量土地,打击当地一些隐瞒土地、偷漏国税的富豪,同时,减轻农民的负担。

    叶县治理的不错,凭借政绩很快擢升为南直隶苏州府同知。

    万历十二年至十五年,父母先后去世,他回家守制,期满后调任为山西平阳府丞。当时因黄嘉善过人的韬略,知府每次遇难事,全靠他决策办理,一时间竟然是辖境文武官员,只知有黄嘉善,而不知有知府。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改弦更张,彻底推翻张居正的政治主张。当时北方草原的蒙古人又不老实经常攻破边防竟深入到太原、平凉一带烧杀抢掠,而其时的边军又比较混乱,时常有因为粮饷问题闹兵变。

    万历二十年,黄嘉善任大同知府。刚到地方就遇上了一起兵变,这样是换一个别的文官,遇上这样的事情恐怕早就吓得六神无主,慌张腿软了,但是黄嘉善没有。

    在了解了事件的过程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