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宝玉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回书说到贾兰进学,李纨少不得请客赏人,拜谢邻里,一连忙了几日。贾兰又四处邀朋会友,做了几篇文章,写出来到处请人看,预备明年乡试。宝钗看着,心中不免有些活动,却不好形于颜色,且正值年时节下,十分忙碌。打发着过了残冬,是日早起梳洗过,因问丫鬟,二爷做什么呢?麝月答在外间看书。

    宝钗初觉诧异,转念一想,倒也欢喜,想他到底也肯静心读书,自然是知道自己已是成了家的人,不得不为前途家计着想,所以用起功来,又或者这番做作是特意做给我看了,讨我喜欢,不出声的下气赔礼也未可知。但他并未开口向我赔情,我又断无前去俯就之理,倒用个什么法儿教他下台才是。想罢,遂拿了一张纸来,写下“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几个字,交与麝月道:“你说我知道二爷用功,十分喜欢,便请二爷就这个题目做篇文章何如?”只道宝玉见了题目,为讨自己喜欢,自当用心的做去,早已打定主意,且不管他做得怎样,到时只管夸奖鼓励为上。

    不料那宝玉见了题目,又听了麝月之言,冷笑道:“我说宝姐姐不明白我,果然不错。宝玉只是一介凡夫俗子,虽然些许认得几个字,奈何并无经天纬地之才,若是做几句歪诗倒还可勉强对付,对这些八股经济却向来没能耐的,若说到科举取仕,封妻荫子,则更是痴人说梦,姐姐竟拿这题目考我,岂非问道于盲?”

    宝钗隔壁听见,再忍不住,到底走来道:“今年乡试,不要说兰哥儿是必要去考的,连环兄弟前番虽然不中,老爷也说过他若愿考时,宁可替他纳监下场。怎么你做兄长、做叔叔的倒一点也不上心。况且你如今已经为人丈夫,不比从前,若仍然只管这般一味任性而行,不自雕励,怎么怪老爷不喜欢呢?就是我嫁了你,虽不指望你为官为侯,冠带荣身,但得你肯按下心来读书上进,务些实事,也觉得心安。考得取时就当用心的考去,若当真考不取,我便认了命,就跟着你吃糠咽菜,也不怨什么。”

    宝玉大不中听,叹道:“原来姐姐竟不知我。我素来最恨这些八股文章,经济之道,更不屑与那些国贼禄蠹之流为伍,怎么倒肯削尖脑袋趟那浑水去?况且如今朔风乍紧,梅花初放,正该拥炉煮酒,踏雪寻春才是,倒去弄那些劳神子的酸腐文章,岂不教清风明月笑我无情?”

    宝钗听了,又是羞愧,又是烦恼,若要驳他几句,新婚里吵闹须是不好;若不理睬时,却又下不得台。幸好玉钏走来请宝钗去蘅芜苑议事,方解了围。

    俟宝钗去了,麝月便向宝玉道:“奶奶新过门儿,脸皮薄,你就是同他意见参差,不肯顺着他说话,也该语气和缓着些,怎么就那样直突突顶回去,也不管奶奶面上下不下得来?从前大家做亲戚时,倒还厮抬厮敬、有说有笑,怎么如今做了夫妻,倒生分起来,岂不教奶奶寒心?况且这一大家子的事如今都是奶奶一个人照管,家境又不比从前宽裕,一文钱掰作两瓣花,巧媳妇难为无米炊,饶是奶奶能写能算,也不知要花费多少心思才过得了这个年呢,总算大面儿上不错,上上下下谁不夸奶奶精明贤惠,也还有那起坏心眼子的,不但不感念奶奶恩德,背地里还时不时出些题目来难为人。前些时又说每房只留一个丫头,惟有咱们房里倒有两个,明里暗里叽叽咕咕说了几回,还是太太说大年节下不好发散人,总要过了年再说,这才消停了几天,眼见又要重新嚷出来,我也不知道还能在这屋里再呆几天,看见你这样,倒走得不安心。”

    宝玉听了,呆愣半晌,喟然道:“你说人活着还有什么趣味,从前亲亲热热的在一处,只当一辈子都这么快活,谁知临了儿竟一个也留不住,倒不如当初不在一处的好。”麝月听他说得悲凄,只怕触了他的性子,惹出更多疯话来,忙道:“我走也好,留也好,到底只是个丫鬟,没什么要紧。奶奶和你是一世的夫妻,那才当真是要相守一辈子的人,你不去体贴他,谁去体贴他呢?奶奶嫁过来的时候,正值咱们家出了这样大事,他一句也没说什么,一心一意帮着料理家计,敬上体下,又要体老太太的意,又要宽太太的心,不论大事小情,从来只有他劝人的,没有人劝他的,他心里的煎熬烦难比谁不多?你不能帮忙劝解安慰,难道暖心的话儿也不能说一句吗?”一席话说得宝玉闭口无言,暗自惭愧,低头默默思忖。

    且说宝钗来至蘅芜苑,只见凋红萎翠,藤蔓纠缠,露出大青山石棱层嶙峋的本来面目来,断枝枯叶落了一地,老叶妈正拖着笤帚在打扫。宝钗不由停了脚问:“今年那些扶留、丹椒、芸、葛、荑、芷的收成并不好,怎么叶子倒比往年更多?”老叶妈道:“奶奶说得正是呢,竟连我也不知道缘故。我听那些药铺里的人说,这些香草原是药材,最有灵性的,得了气势就旺,失了气势就衰,比人还势利炎凉呢。”

    宝钗听不入耳,转身进房,王夫人正与周姨娘在翻检宝玉儿时的小衣裳,见宝钗来了,连忙藏起。宝钗只做没看见,上前请了安,笑问:“太太唤我何事?”王夫人命他在炕沿儿上坐下,略说了些家计支出等事,又问宝玉早起吃过些什么,近日可比从前懂事些,还像先前那样喜欢与丫鬟调笑不了,又问麝月和莺儿相处得如何,家常事可忙得过来。宝钗便明白了,笑道:“正要回禀太太,莺儿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我意思要放他出去与父母自便,念他从小跟了我这许多年,想免了他身价银子,不知太太意下如何?”

    王夫人略觉意外,忙道:“他本是你的丫头,自然是你怎么说便怎么好。只是他跟了你十几年,又是从娘家陪嫁过来的,刚跟过来不到一年,便热辣辣放了去,你舍得么?”宝钗听了,眼圈一红,忙道:“太太过虑,莺儿再好,也是个丫头,不能留他在身边一辈子。况且有聚必有散,玻璃、彩云、绣鸾、绣凤众位姐姐,哪不是进府十几年,比我的年头还长,还更体贴长辈的心呢,还不是说去就去了,我如今倒好说舍得舍不得的话么?”王夫人点头叹道:“到底是你懂事,比我那个孽障强了百倍,这若是麝月,又不知他闹成什么样儿呢。”

    宝钗原也虑及此情,故而作主放莺儿出去,既与王夫人商定,便先命人叫进莺儿娘来,先与他说了,方回房与莺儿本人说知。莺儿听见,便如迎面敲了一记响锣,心如鹿撞,又似兜头淋了一身急雨,冰凉雪冷,吓得哭着跪下来抱着宝钗的腿央告道:“姑娘饶我。莺儿不知做错什么,求姑娘教我,莺儿下次再不敢了,只求姑娘不要撵了我去,情愿伏侍姑娘一辈子。”宝钗听见“姑娘”二字,饶是心坚意冷,也不由得两行珠泪迸出,忙拉起莺儿道:“你会错意了。我并不是为你做错了什么事才要罚你出去,实在是这府里的情形不比从前,太太原定了规矩每房只留一个丫头的,惟独咱们房里倒有两个。如今你与麝月必定要出去一个,他原是这府里的老人,你说我不让你出去,难道刚做了奶奶,就撵出从前的人去不成?别人岂不闲话?再则二爷的心里也过不去。你是知道我为人的,难道忍心看我落人褒贬?但有一点法子,我也不肯教你出去,如今委实没有别的方法。况且你去了也不是什么坏事,我已经跟你妈说了,不要你身价银子,这匣子里是几件我的旧首饰,你拿了去,或卖或当,或是淘换点小生意,或是置地收租子,不比在府里做丫鬟强?”

    莺儿只不肯听,摇头哭道:“姑娘不可怜我,我便求姑爷去,二爷从前说过姑娘是有福的,我也是有福的,如今我也不指望有福没福,但能陪在姑娘身边一辈子,就是前生修来的了。”说着便要出门找宝玉去。宝钗忙唤住道:“你怎么越大倒越不听话了?你教二爷留你,难道逼他撵麝月出去的不成?岂不教他为难?”莺儿听了,不由停住,左右想想无法,放声大哭起来。宝钗便又拉他在身边坐下,缓缓的劝他:“二爷既然说你是有福的,你自然是有福的,你如今出去,便是再世为人,从此不必为奴作婢的了,这便是福;再过一二年,择个合适人家嫁了,后头更有多少享福的好日子呢。你看你袭人姐姐,从前也说要在这府里生府里死的,如今去了,不是也过得好好的?”

    话说这般哭闹,宝玉、麝月早都闻声进来了,问明原故,也都伤心。宝玉欲留下莺儿,又不好说教麝月走的话,便麝月也不肯主动说愿替莺儿出去,因此虽都满心难过,却又无言可劝,惟有对着垂泪而已。反是宝钗强颜笑道:“做奴才的谁不指望挣个明白身份,自己当门立户,好过一辈子听人使唤。莺儿如今出去是好事,你们不替他欢喜,倒在这里哭哭啼啼,招他难过,可不是自误误人?”劝了半晌,莺儿只得收了泪,重新跪下来端端正正给宝钗磕了几个头,自去收拾东西,麝月跟去帮忙。

    宝玉不忍留下宝钗一人,因此搜心挖胆的要寻些话与他开解,故意说起从前借莺儿代打络子的事来,又说:“我这块玉的络子也是他那年打的,还是你说的,用金线配着黑珠儿线一根根拈上打成络子,同这玉最配。”说着从衣领里掏出玉来给宝钗看。

    宝钗早红了脸,说道:“我几时说的?自己倒不记得了。”又问“莺儿说你从前说过他是个有福的,你什么时候同他说的?你倒成批字看相的了。”宝玉笑道:“我几时说的?自己倒不记得了。”宝钗见他学自己,扭身不理。宝玉便又笑道:“实话同你说吧,就是打络子的那次说起的。莺儿同我百般夸你,说你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我才要细问他时,你就来了,便没听全,至今想起来还心痒痒的呢。”宝钗道:“这倒是我来的不对了?”宝玉笑道:“我没说,是你说的。”故意凑近了问“他没来得及说,倒是你自己同我说说罢,是哪几样呢?”宝钗越发脸红耳热,嗔道:“你信他胡说。但凡做丫头的,自然觉得自己的主子最好,不信你问小螺,准保说他姑娘才是天下第一等才貌无双的。”

    宝玉听见宝钗说起宝琴来,越发动情,笑道:“琴妹妹自然是个难得的,这也不消别人说,各个都眼见的,不然老太太也不会逼着太太认做干女儿了。从他出了阁,你还见过没有?”宝钗叹道:“那里还有机会常见?别说是他那里,便是妈妈和岫烟,除了逢年过节,我也难得一见的。”宝玉忙道:“如今灯节已过,左右无事,不如你回娘家去住上十天半月,散散心,如何?”宝钗道:“你说得倒轻巧,这一大家子人,许多杂事,老太太又病得沉重,太太近日精神益发短了,我那里走得开,若能闲得半日已是偷乐了,还敢说回娘家住上十天半月的话?”

    宝玉深觉怜惜,叹道:“从前园子里有那许多人时,虽觉忙乱,倒也热闹逍遥;怎么如今人少了,是非倒多起来,反连一半日也不得清净,真真奇怪。”宝钗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不闻‘贫贱夫妻百事哀’么,自然”说到这里,复又脸红,忙咽住了。宝玉见他这样,又怜又愧,一时热血上涌,便说道:“我知道姐姐嫁到我家是受委屈了,奈何我又不能为你分担。若再增加你的愁烦,更不是人了。从今往后,你说怎的,我便怎的,如何?”

    宝钗瞅他道:“你这话说得奇怪,我能要你怎的?早上不过说了句要你读书务实的话,倒像捅了马蜂窝的一样,遭你好一番排揎,左一个‘酸腐’右一个‘无情’的,怎不教人寒心?况且我也并不为的是自己,念在上有老太太、老爷、太太,下有侄子甥女儿一大家子人,如今都指着咱们调停料理,不得不强自振作,打点精神。头一件侍奉公婆,约束家人,次一件应酬亲友,支持门户,虽说原是我的本份,到底指着你为我撑腰打气。咱们家去了世袭封荫,一斤剩不了半两,虽还有这个园子,早是个空壳子,况且有出无进。若想出头,除了科考取仕,更无别路可走。如今让莺儿出去,也不过为的是‘节流’,终究能补得多少亏空?若要长久,终还须想个‘开源’的法儿。我与太太闲时打算,照这样下去,统撑不了三五年光景。若不早为筹划,到那山穷水尽的时候可怎么好?纵然你不贪恋罗绮酒肉,只要一盏水一碗饭便能过活的,难道好教老爷太太也都饮清水啖白饭?还是要老爷重新出山来养活你我?还是必定要不读书,不进举的才叫作‘不俗’,叫作‘有情’的不成?”

    一习话说得宝玉面皮紫胀,无言以对,低了头不则一声。宝钗看了,倒觉不忍,正欲再说时,莺儿已经收拾妥当,肿着眼睛出来与宝钗辞行。宝玉不免又安慰叮嘱几句,亲自送出门去,仍回至宝钗房中,故意引着说了许多闲话,又将陈年旧事一一翻起重说,又拿来从前结社时做的诗捱篇批评议论,又命麝月给宝钗炖粉葛鸡骨汤来,着实抚慰了一番,方才就寝。正是:

    人间纵有齐眉案,难举相思不了情。

    次日宝钗方起床,王夫人便又命人来请,又教宝玉穿戴好了随后往拢翠庵会合。宝钗约摸猜到缘故,忙来至蘅芜苑时,正见鸳鸯揉着眼睛出来,忙笑道:“原来姐姐也在这里,怎么不多坐一会?”鸳鸯一惊抬头,见是宝钗,哭道:“老太太怕不中用了,请奶奶与太太快商议定了,早早拿个主意,再不然,就来不及了。”宝钗吃了一惊,便知王夫人找自己来是为着商议贾母后事,心里一酸,早垂下泪来。里边周姨娘已经打起帘子,王夫人正坐在床上垂泪,看见宝钗进来,叹道:“这可怎么好?如今凤姐儿出去了,你又未理过这些事,倘若有个不周不到之处,岂不落人褒贬?”宝钗道:“我父亲去的时日,我年纪虽小,却也亲眼见过的。这些年两府里红白喜事不断,我冷眼旁观着,也记了些排场规矩在心里,只管照样儿做去,想来也不至出什么大错,便有不懂的,请太太指点就是了。”

    王夫人点头道:“幸好那件东西是早已备下的,其余不过经幡香烛、水陆道场这些,我已教人去请了大太太,等下他们过来,你与你凤姐姐商量着立个单子吧。”宝钗点头应了,又问:“鸳鸯怎么说?”王夫人道:“说是老太太原给自己留了这笔使费的,无奈抄去的东西还了不到一半,现银子却所剩无几,那时从陵上回来,又尽数给了大太太和凤姐儿,如今不过几箱子古董字画,衣裳首饰,就尽当了,也只够京中的花费。老爷意思满了七,就要扶灵归南,路上的用度并那边破土下葬,又是一笔使费,还不知指着那里出呢?”说着,周姨娘走来说老爷已经离开拢翠庵回凸碧山庄了,王夫人这方与宝钗往庵中来。

    原来自抄家后,贾母接连遭逢生离死别,原本春秋已高,又狠经了几场伤心,早已病入膏肓,只为心事不了,方强撑着过了残年。如今眼见宝玉成亲,贾兰中了秀才,心头两件大事搁下,再无可忧患牵挂,便立时松弛下来,年下辞岁祭祖,又不免操劳感伤些,病势一日日沉重起来,渐至垂危。初时鸳鸯每日熬了梅花鹿茸人参粥来进补,还能略吃两口,堪堪过了灯节,已是惊蛰天气,雨水渐勤,乍暖还寒,年迈之人不禁骤冷骤热,早是眼开口闭,水米不进。大夫虽然每日看视,也都知道只在旦夕之间,不过尽人事而已。如今王夫人携了宝钗来见,贾母微有笑意,眼珠儿却恍惚左右,似有所寻。恰好宝玉已经闻讯走来,跪在榻前呼唤,贾母缓缓伸出手来,宝玉忙握住了贴在脸边,轻轻道:“老祖宗,园子里桃花都开遍了,我陪老祖宗赏花去。”贾母只笑不应,又眼睁睁望着,意有所待。李纨忙又推上贾兰来,也跪着说“给太祖母请安”贾母将手摸了摸头,仍复松开。

    斯时邢、王、尤、许俱已得讯赶来,连贾琏、贾琮、贾蓉、贾蔷、贾芸、贾菌等也都来了,一行人进去,一行人出来,彼此也顾不得诸多回避礼仪,不过谁来了谁便进去看望一回,磕头请安而已。接着,赖大家的等年老嬷嬷们也都拄着拐杖结伴来了,又有林之孝家的、吴新登家的等一干已然出府的管家娘子,也都走来磕头,又与宝钗说情愿回府里帮忙料理丧仪,分文不取的,宝钗一一谢了,都请入议事厅看茶,便着手分派事务。

    王夫人便让了邢夫人、尤氏等往蘅芜苑喝茶,便将头先与宝钗商议的话说了一遍。邢夫人来此之前,还指望贾母身后不知留下多少财产,或者还能再分得少许,如今听王夫人的意思分明是哭穷,意思还要各家拿出些来添补,登时气急败坏,冷着脸道:“这边的家产财物尽数发还了,老太太的梯己不少,这份身后钱一早就备下的,如今怎么竟说起不足的话来?说起来谁信?纵然不足时,这偌大的园子难道不是钱?况且家里人口不多,原不必住这大地方,像我们这些抄穷了的,浅门小户,稀粥酱菜,还不是照样过日子?”王夫人本来言语迟慢,听了这几句,益发气堵,说不出话来,只得进来寻王熙凤说话。

    那凤姐哭得双眼肿起,从进来便守在贾母榻边寸步不离。那时贾母已经发了几次昏,鸳鸯抢命的唤醒过来,看精神好似还能支撑些时,遂请凤姐暂去房中休息,等下有事再叫。凤姐摇头不允,因见贾母闪着眼儿一一看视众人,神情恋恋,分明有不舍之意,心想所有的儿孙都在这里,却还牵系何人?忽思及贾赦、贾珍俱客死流途,通城皆知,只瞒着贾母一人,莫不是为此念念不忘?遂在耳边悄悄问:“老祖宗可是想着大老爷和珍大哥哥?”问了数声,不见贾母回应,却眼含泪光,愣愣望着宝玉不语。凤姐低头想了一回,忽有所悟,忙问:“老祖宗可是寻林妹妹?他已经回南边去了,等老祖宗大好了,我送老太太回去南边老家多住些日子,自然见得到的。”贾母听了,意有所动,一手握着凤姐,一手握着宝玉,喉咙里“喀”的一声,面露笑意,竟尔仙逝。

    登时四下里放起悲声,内外上下瞬息都换了孝衣素服,园子里所有门窗俱用白纸糊了,经幡帐幔一时支起,便在拢翠庵设了灵堂——亦是停棺之地,倒也便宜。那贾政麻衣孝帽,季皋泣血,在灵前死去醒转者几回,哭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古人之言犹有余哀,儿独何心,能勿痛哉!”亲手写了三幅挽联,登着梯子挂起,又做一首诗云:

    陟彼怙兮思悄年,萱堂驾鹤竟成仙。

    从今膝下难承笑,纵使斑衣与谁欢?

    望帝魂归杜鹃冷,思亲泪落吴江寒。

    留将高义垂桑梓,遥忆音容寄昊天。

    写罢,又命玉、环、兰也各作一首诗来,都命人抄了,各写名姓,供在堂前。接着诸王府、亲友也都有送挽联经忏来的,也有送三牲祭醴的,贾政报了丁忧,朝廷亦有赏赐,不须备述。

    此时史、卫两家正回京告御状,不免分头送来祭礼挽联,却都因官司在身,不便应酬交际,所以都不来行礼。宝钗惦记湘云,遂叫了史家送礼的女人进来细问,那女人愁眉苦脸的道:“二奶奶竟别问起,咱们姑娘不见了呢,连我们也都不知道现在那里。”

    宝钗吃了一惊,忙问端底,那女人道:“因为前番战事,新姑爷失了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有说被倭人掳去的;也有说被土匪杀了祭旗的,甚至还有说是被真真国公主捉了去做杨四郎的。也不知信谁个才好。”麝月问:“什么是做杨四郎?”那女人瞅着麝月一笑,道:“原来姑娘不曾看过戏。”宝钗忙道:“问你史大姑娘怎么样了,如今在那里,且别说这些没要紧的。”

    那女人愣了一愣,抬头想一回才接着道:“要说姑娘的事,非得从姑爷的事说起不可,咱家老爷原是为了姑爷的事才同卫亲家闹翻脸的,卫老爷因姑爷失踪了,责备老爷不及时派兵,要告御状,老爷也火了,便说要退婚。姑娘不同意,说是一个姑娘许几个婆家,婚也定了,帖也换了,连文订都过了门,如今倒说退婚,岂非不贞不义?说什么也不肯,赌气自己离家去寻了许久,那里寻得着。后来接了皇旨,阖家都来了京城,只有姑娘咬定不肯回来,仍说要在广西寻找,一日找不见,一日不回来;一辈子找不见,一辈子不回来。据那边的信上说,姑娘起先出去几日便回来住上一两夜,后来竟接连一两个月不见人,如今还不知道在那里呢。”

    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