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德川家康12·大坂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纪州高野山的秋日来得早。真田幸村九度山宅院内的柿子已早早着色。天晴的日子,山鸡甚至常常把雏鸡带到庭前来,啄食嬉闹。

    “父亲,听说片桐市正大人携族人,从大坂城退回了茨木的居城?”

    读书的儿子大助如此一问,正在擦拭爱刀的幸村漠然答道:“哦。”

    “片桐大人恐是看透了大坂必败。”

    “哦。”

    “片桐大人撤出城,我们却偏偏要赶去,不知信浓的伯父如何想?”

    听他这么一说,幸村才把视线移向儿子“大助,你对为父有异议?”

    “不,孩儿是在想,大坂究竟有无胜算。”

    “此事你就不必思量了。”

    “话虽如此,但孩儿总是放心不下。首先,松仓丰后守在五条一带严密警戒,如何才能突破封锁呢?”

    “哈哈!”幸村笑着把擦拭好的刀置入刀鞘,道“大助,没想到你如此谨慎啊。”

    “事情并不像父亲想的那般简单。听说外面已贴出严厉的告示,就连对高野山的僧人都下了命令,说是无论发生何事,绝不许为九度山提供方便。”

    “要说告示,不光是松仓和高野山。和歌山的浅野氏在桥本、到下、桥谷一带,都布满眼线。一旦我要离开九度山,他们就要毫不客气将我捉拿。战争就是这样。”

    “父亲!”一句“谨慎”的评价,似大大刺伤了大助的自尊“大坂众将的性情和力量,您都大致查过了?”

    “已查。否则怎能指挥调遣?我儿怎的问起这些来了?”说着,幸村感慨起来。从前,自己与先父间的问答,只要事关战事,总是心心相通。可大助却不知战事为何物。他出生于息战之时,生长于太平年间。因此,身为乱世之人的劳苦和决心,他均是从别人口中听来。莫非大助意识到了什么,变得谨慎了?

    “看看大坂的人,几乎全是关原合战后的浪人。那些人可是惯打败仗啊。”大助仍然一副不服气的样子,道。

    “惯打败仗?你为何作此想?”幸村并不清楚大助究竟在想些什么,试探道。

    “即使是善斗之犬,失败一次亦无用了,一到胜利的犬只前面,立刻就瘫软如泥。”

    “这我可未听说过。大助,你把犬和武将看成一样?”

    “人的习性也一样。因此,战败一次的武士,只有出家一途,孩儿乃是听一个和尚所言。据说此人亦在关原合战时战败。”

    “哈哈哈!看来,你是从明王院的政佑坊那里听来的。不错,那人确是侍奉过石田三成的武士。”幸村忽然把视线转向天空,觉得此事还是有必要说一说“不错,战事中只有胜者和负者。但是,关原合战之时,明知西军必败,仍有大队人马加入,却亦是事实。”

    “父亲的意思是说,战争完全凭一个‘义’字。但是,为义而战,有时也甚是烦恼。那些战败的浪人多多加入,军队的破绽亦由此产生。因此,一个坐镇指挥的大将,不应只靠‘义’,而应靠力量。”

    “这也是政佑坊的话?”

    “是。但,无论是谁的话,该听的还是要听。”

    “你究竟在担心什么?”

    “父亲,片桐市正为何离开了大坂城?十数年来,他乃是大坂城的柱石啊。”

    “片桐?”

    “是。他去了,说明大坂城内派系之争愈烈。把市正赶走,总大将便是大野修理亮治长,他必不战自败。有人说,他连关原合战时的石田治部少辅还不如。”

    “怎么说,石田也是佐和山十九万四千石的城主,修理却是区区年俸三万石的小人物,无论是待人还是统军,他几一无是处。”

    “父亲!”大助终焦急地探出身子“屡次催促父亲入城的渡边内藏助,定是受了大野之命。那个修理大人与石田治部少辅有着天壤之别,父亲为何会信任他?”

    问题终于来了!这个疑问,年轻的大助不能不提,但无论如何解释,大助也无法从心底明白。

    “大助,你望望院子。”幸村道“院里芙蓉花尚未凋谢。那花为何年年都开得那般鲜艳?”

    大助将锐利的目光转向庭院,又立刻回望父亲,片刻,方轻声道:“花为何会开?那必是因为花有生命。但是,若要细问为何,那我只能回曰,乃是神佛造化。”

    幸村严肃地点头“一点不差。你应明白,战事有胜败,人亦有帮助弱者的天性。若问为何会有这种天性,那就如问花为何会年年开放一样,无法简单作答。总有一日,你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想。”言罢,幸村微微一笑“如不能理解,就不必跟为父同去了,暂且留在高野山上读书吧。”

    “父亲!”

    “怎的了,脸色如此仓皇?”

    “正是因为大助想和父亲同去同归,才提出这等疑问,绝非因为怕死。”

    “是啊,照你的性情”

    “大助在尝试着思量武士之死。从前,不杀人,便被人杀,人们因而在争斗与杀戮中死去。可现在天下太平,大家不必相互残杀,也能活命。尽管如此,流浪的武士仍争先恐后赶赴大坂城,是为更好地活着,还是为了出人头地?其中自有为‘义’而死者,但,若是为了‘义’,最应站在阵前的片桐市正却撤走了,恐市正认为不值一战?”

    “或许,”幸村未刻意驳斥大助“有花开,即有花落。世上既有芙蓉、菊花、桔梗,也有女郎花。人也一样,面目各异,脾性不同。故为父绝不劝你进城。”

    幸村这么一说,大助焦急地拍膝道:“父亲还是不知孩儿的心!”

    “哦?”“大助想和父亲同进退,才想弄清这一切!孩儿不想死个不明不白。”

    一听这话,幸村一把抓起刀,倏地站了起来,他无法回答。儿子只想和父亲同去赴死,但幸村却是为了领着浪人走向绝路,哪还有“此战必胜”之说?

    “大助,此事容为父再思量思量。离开此处之前,为父还想和村民们饯别。到底该邀请谁,你且帮我参谋参谋。”丢下这一句话,幸村便走出了宅院。

    对真田幸村,片桐且元的离去绝非小事。渡边内藏助说,一切皆因市正的私弊败露“一旦开战,他定会引关东军进城,再私吞金库的黄金,逃之夭夭。”尽管渡边愤然,幸村却深知,且元非那样的人,他必是受了大野修理亮的排挤,蒙受了不白之冤,终无法忍耐,才愤而出走。可对于渡边内藏助带来的“大坂盟友”名单,尽管幸村无大助那般想法,也不甚满意。除了城内的大野治长、大野治房,据说大野道犬也已决定入城,即使三兄弟凑到一起,实力亦是稀松。就算有七手组,历十四年的太平之后,究竟能保存多少实力?较为出众之人,只有现年五十岁、年俸一万石的南条中务少辅忠成;年六十有八、年俸三千石的织田有乐斋;有乐斋之子、年三十三、年俸一千石的左门人道长赖;刑部卿局之子、年三十三、年俸三千石的内藤新十郎玄忠;细川忠兴的族人、年四十一、年俸五千石的细川赞岐守赖范;原加贺大圣寺的城主山口玄蕃头之子、年三十七、年俸三千石的山口左马助弘定;年逾七旬、秀吉公当年的战场传令使、年俸三千石的郡主马亮良列;武事奉行、年过半百、年俸三千石的赤座内膳正直规。以上诸人尚可。另,年俸一万石的速水甲斐守守久也已年近七旬,年俸三千石的真野丰后守赖包亦早已过了驰骋疆场的年纪。年富力强的人,只有年过四十、年俸五千石的薄田隼人正兼相和渡边内藏助等人,剩下的不是老迈不堪,就是和秀赖差不多的年轻后生,如年仅二十、年俸八百石的木村长门守重成。

    另,七手组之一伊东丹后守长次的侄子,年二十三、年俸一千石的伊东美作守长弘等人,尽管内藏助频频褒奖,可幸村还是认为,他们都是和儿子大助差不多的毛头小子。

    正如大助所说,那些新入城的人果真几是关原败将。由于幸村当年和父亲一道,在上田城为阻止秀忠而战,故另当别论。但即使仙石丰前守人道宗也背叛了父亲仙石秀久,加入石田一方,战败之后却成了居于京都新町大街二条的浪人;曾为丰前小仓四万石的城主毛利胜永,亦于关原战后,成了一名退回土佐的山内家的败将。仙石已年过半百,毛利几与之同龄。

    此际,人能驰骋战场的极限大致为四十二岁,超过这个年龄,就进入“老翁”行列,怎还能成为战场上的勇者。十五年的太平世道,早已令世间物是人非

    幸村拎着刀出了院子。逐渐衰败的芒草一直从后院铺进山林,林中处处点缀着朱红的叶子。

    幸村已下了决心。现在入城,战事必将拖入冬季。刻意选在冬季开战,乃是想阻止关东军队总帅大御所德川家康出马。家康已是七十有三的老翁,若选在严冬季节而战,他怎能出马?总帅是家康还是秀忠,士气将迥然不同。尽管心里如此算计,实际上,幸村亦怀有一股悲悯,他不欲把家康当作对手,不想在战场上与天下人德川家康残酷厮杀。

    幸村想,若家康畏寒不出,另一有趣的局面似就可展开了。他可尽情耍弄年轻的征夷大将军。

    现在仍有偌多忘不了以武力夺取权势之人,但也出现了一大批令人作呕的浅薄之徒,如何才能保住太平,他们其实毫不关心,却一味装出维护太平之态。那些狂妄之徒若以将军秀忠为总帅,一旦被幸村愚弄,自会露出万端破绽,到时可趁乱将那些招厌的家伙全部拖入战场。神佛需要不时清除轻薄之徒,此乃天意!可是,若总帅为家康,关东恐不会轻易上幸村之当了。七十三岁的德川家康亲自上阵!一听到这风声,正如儿子所言,那些丧家之犬必心惊胆寒。

    真正能作为我真田幸村左膀右臂出战的人,究竟是谁?后藤右兵卫、毛利胜永二人年事已高,看来,只能把薄田隼人和渡边内藏助等作为最得力的大将使用了。但问题是,家康究竟会否重拾战枪?

    正想到这里,大助急急追至院外,道:“父亲,有人从骏府回来了。”

    幸村闻声,回过头,目光锐利地望着儿子“从骏府回来?”他疾步返回廊前,翘首等待大助身后旅人打扮的僧人。

    那僧人来到幸村面前,轻轻摘下斗笠,单腿跪地。他年纪尚轻,目光犀利,看上去是个机灵人。“久违了。”

    “辛苦了,昌荣坊。旅途如何?”

    “处处鲜花怒放。”

    “哦?九度山上已是秋风萧瑟,世间竟还鲜花怒放?”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传言的花朵,说大坂和关东终要开打了。”

    “你是说,整个天下都欲赏花?”

    “正是。”

    “你有未听说何处的花最好?”

    “胜负的关键,在于大御所之樱究竟能否开在战阵之中,此乃一些有识之士所言。”

    “哦。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