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德川家康9·关原合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松尾山在关原西南,高近百丈,从松尾村向南走过八里坡路就到了。山上还残留着织田信长与浅井长政激战时,让不破河内守光治构筑的工事的遗迹。

    山顶平地东西长十间,南北十二间,甚是狭小。山腰尚有几处地势平坦之处。

    登上山顶,展望四面,关原与周边一览无余。东为桃配山,北为天满山。若想俯瞰从垂井向西面的关原大道,以及从大道两侧延伸开去的平原,这里便是最好的所在。

    小早川秀秋于九月十四抵大垣城,与三成等人议完事,完成军事部署之后,率领八千士众迅速上山安营扎寨。

    小早川秀秋乃高台院一手带大的亲侄子,血战伏见城前,其兄木下胜俊亦在城内。胜俊向鸟居元忠提出共守城池,竟被元忠断然拒绝。秀秋今年才二十四,却已位居中纳言,比同为中纳言的宇喜多秀家——只要毛利辉元不出马,宇喜多秀家便是西军主帅——还要年轻五岁。虽说年轻,但秀秋天生心高气盛,绝不甘心宇喜多秀家在他面前颐指气使。不消说,他对三成当然甚是憎恶。在朝鲜之战时,他英勇善战,却由于三成的一句谗言,而被没收了领地。

    “无大将之器!”二十出头的秀秋遭到秀吉如此痛斥,这种屈辱刻骨铭心,令他永远也无法忘记。而让他转危为安的,则是家康的斡旋与秀吉的故去。此前,他曾教次向家康派遣密使,再三表明心意。但家康均似毫无反应。

    家康的冷淡让这位莽直的年轻武将既不满,又无奈“内府定是对我心存疑虑。”

    高台院不支持家康,天下太平便无从谈起,丰臣氏的存续也断不可能。每次见到秀秋,高台院总是提醒他,为了继承太阁遗志,切切莫要中断同家康的联络。但年轻的秀秋哪能领会其中真意?

    对秀秋来说,高台院简直就如亲生母亲。他认为,给了高台院莫大耻辱的乃淀夫人,而三成则与淀夫人沆瀣一气。出于这种理解,他对三成的憎恶愈深。如今,他认为家康对自己不信任,不满和无奈也在日渐加深。

    宇喜多秀家出征伊势时曾邀他同往,但他却未听从奉劝,而于八月十七进兵近江,驻扎于石部。随着疑虑的加深,他甚至变得有些自暴自弃,想尽量不加入任何一方,在一旁坐山观虎斗。

    正在他彷徨不已之时,八月二十八,他的密友、德川一方的浅野幸长,和黑田长政联名给他写来书函。

    浅野幸长与黑田长政联署的这封书函,最终让秀秋内心彻底动摇。书函写道:“此前曾去书表明心意,今再次致书。如今正是大人表明忠节之关键时刻。内府将于二三日内抵阵,大人之去留,务痛下决断。吾二人如此行事,只为慰高台院夫人。恳请早日回复。务令使者口传详情”

    这封书函乃是浅野、黑田二人从赤坂阵地写给小早川秀秋的。秀秋谎称有恙,需要疗养,以游猎为名经石部、铃鹿、近江,最后停留于爱知川高宫。书函于是被送到此处。

    字里行间不仅有浅野、黑田对秀秋的信任,还称乃是为了高台院。这让秀秋大为动摇。书函其实想说:他二人这样做,乃是为了让高台院安心,家康不日就会抵达前线,所以,在此之前,请秀秋一定明确心志。

    故,一切的前提是:家康乃是奉高台院之命征讨三成。高台院既与家康同途,已无异议,秀秋亦当向高台院尽忠才是。事情非秀秋是否支持家康,而是家康要为高台院而战。

    因被家康轻视而产生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年轻的秀秋精神大振。虽如此,他此前一直装作唯三成和宇喜多秀家马首是瞻,当然不可堂而皇之投了东军。一旦事情败露,西军定会倾尽全力,先灭了他。

    眼看两军决战临近,经过前思后想,秀秋把自己的阵地选在了松尾山,欲借此见机行事,通过浅野、黑田与东军会师。万一东军失利败退,他只作壁上观即可。

    见秀秋在松尾山上安营,流言蜚语顿时在西军中散播开来。

    “金吾中纳言果然不想参战。”

    “不,说不定他已私通家康了。”

    于是,大垣城方面立刻向秀秋派去了使者,请他立即进城议事云云。但秀秋根本不吃这一套,推道:“我病尚未痊愈,才来此静养。世上流言甚多,我洗刷不清,故要先与东军一战,以消除猜忌。”

    秀秋要先与东军一战,然后再去大垣城议事,这个回复让城里之人心乱如麻,他们已不知当守城还是野战。

    小早川秀秋率八千人,其战斗力绝不可小视。他若未开赴战场、赶不上决战,倒还罢了,但既已到了战场,却连他心思尚不知,就太可惧了。万一在战斗最吃紧时,他临阵倒戈,该如何是好?

    大谷吉继对此忧心仲忡,自不敢对秀秋坐视不理。若家康抵阵的消息为虚,吉继也不会下这样的决断。但家康已来到眼前,毛利辉元却迟迟不出。

    不弄清小早川秀秋的真意,怎能轻言决战?于是,他亲自赶赴秀秋阵营,抵达松山尾时,已是十四日夜。

    沉默寡言的吉继在三成面前从不多说话,但他的决心已如磐石。尽管眼睛已看不见,他还是不断鞭策自己,让人把自己抬到松尾山。他已痛下决心,万一察觉到秀秋真有反心,就血溅当场。幸亏由于生病,他脸上缠满绷带,无须担心心思被人窥了去。

    吉继已让三成写了一份誓书,并让诸将署名,把它带给了秀秋。誓书上列了如下四条:

    一、此次战事如能尽忠,少君十五岁之前,关白一职由秀秋担任。

    二、加封播州全境,并保筑前、筑后二地。

    三、赐近江十万石,并赐家老稻叶内匠、平冈牛右卫门各十万石。

    四、赐金三百锭,赐稻叶、平冈亦各三百锭。

    在誓书上署名的有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长束正家、石田三成、安国寺惠琼,以及大谷吉继。这些条件怎么看都是诱饵,仿佛在戏耍一介孩童。

    吉继穿过新修的栅门,平安抵达秀秋大帐。但出来迎接的并非秀秋本人,而是稻叶、平冈二位重臣。

    “我要见金吾大人,当面将誓书交与他。”

    稻叶内匠头正成与平冈牛右卫门对视一眼,道:“这我家大人刚刚狠狠斥责了我等一顿,现刚刚睡着。”

    稻叶言罢,平冈赖胜也添油加醋道:“近日,不知是否身体欠安的缘故,大人常常酗酒、脾气暴躁,连话都不愿多说。”

    大谷吉继觉察到,他们根本不想让自己见秀秋,可就此无功而返,他们的心就会离西军越来越远,遂忍道:“大人风寒尚未痊愈?”

    “是。大人对世间种种流言甚是在意,热稍稍退了些,便去狩猎,结果病又复发了。反反复复,总不见好。”

    “这么说,令旗由你们掌管了?”

    “不敢。这样会影响士气,总之,我等只劝大人静养。”

    “既如此,不用特意叫起他。议事结果想必已传达了,可后来,增田大人又从大坂传书。”

    “增田大人?”

    “说明日,毛利大人终要携少君从大坂出发了。”这完全是大谷吉继随口撤的弥天大谎。他身在北国,怎知大坂详情?

    不知是谁散布的谣言,如今大坂城内,正流传此说,道增田长盛已与家康私通。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大谷吉继想,因为增田长盛并不像三成那般,对家康抱有刻骨敌意,只是在三成的逼迫下,他才不知不觉卷入其中。但这种事在大坂城内流传,对西军来说无异釜底抽薪。因为要毛利辉元无视传言,毅然从大坂出发,简直不可想象。在安国寺惠琼的游说下,好不容易才半推半就成了西军总帅的毛利,如今又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若毛利携秀赖前脚出了大坂域,增田长盛后脚就举起叛旗,秀赖该怎生是好?待在大坂城,他尚是已故太阁遗孤,可一旦出了大坂,就成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儿。而且,一旦大坂城和佐和山城被攻陷,秀赖立刻就会沦为一个没有居城的流浪儿。由此可以说,在把毛利辉元钉在大坂这一点上,增田长盛与家康私通的传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辉元已不可能出来,大谷吉继明明清楚这一点,可他还是撒了谎。他是想借此试探小早川的老臣们是否真与辉元保持着联络。

    此时,吉继紧张地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哦,毛利中纳言出师了?”二人甚是惊讶。

    “所以我才让他们写了这份誓书,金吾大人若不过目,成何体统?我看这样吧,二位先阅,待金吾大人醒来之后再转达他如何?”

    吉继轻轻把绸布包放在稻叶正成面前。对于稻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