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操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股推介

    2007年春节后,中国股市简直火山爆发。股民人数飞速增长,大盘走势一路昂首向上,市场情绪热络,专业报道的报章和杂志销量大增,电视台的股评节目为了响应众股民的迫切需求,不断延长播放时间。这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积累的巨大能量,要具体展现出来的征兆。

    这年大年初五,尽管时间已是晚上10点出头,海州市中心的海纳饭店顶楼——“摘星楼”里依然热闹非凡。方锐已经在摘星楼坐了会儿,他在等吕国华,因为这次又有大生意了。

    摘星楼里灯光幽暗,除了台桌上点燃的小蜡烛外,仅有大堂角落的吧台亮着五颜六色的灯光。落地窗外是中心城区的夜景,身处其中就仿佛处身浩瀚无涯的宇宙,伸手即可摘到星星似的。这是这钢琴酒吧取名的由来,也是两个人来此会面的原因:讨个吉利,他们打算摘下海州医药这颗大星。

    幽幽然间,方锐想到六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时他还只是海州证券投资银行部的一名普通职员。

    由于国内没有西方严格意义上的投资银行,投资银行的业务和功能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中的投资银行部。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股本融资,即帮公司筹钱、倒钱。上市,重组,收购,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如果说投资银行专做倒卖公司的“勾当”一点也不过分。

    当时方锐的岳父陈定南正在负责拟上市公司海州医药的路演工作,方锐跟着四处奔走。“路演”听上去有点像沿街表演、叫卖,其实这样理解也没有错。他们就是要将海州医药包装好后,通过一定的宣传和渠道将其销售出去,业内学名“承销”

    海州医药新股推介会就在这海州地区最顶级的六星级宾馆海纳大饭店举行。推介会正式开始前,依惯例先要播出一段十来分钟的录像简介,再由陈定南按照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对公司进行详尽介绍。介绍内容分成公司主要优势、产品、销售网络等等,然后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竞争分析,最后是公司的财务情况,包括公司最近三年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现金流量等等。这种推介工作对陈定南来说,早已驾轻就熟。但他心里清楚,里面包装做戏的成分大于真正推销的成分。股票推销一般分成三种形式:管理层和基金经理单独会谈;和不超过十家基金经理小组会谈;最后才是这种大型推介活动。基金经理们普遍喜欢前两种方式,因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对话,而大型推介会只能观看公司管理层和主理券商按程序一步步说明,无法深入了解公司详尽状况。这种情形如同一大群记者参加官方例行的记者会与单独采访相比,效果自然大相径庭。

    陈定南的幻灯片演讲大概花了30分钟,下一项是方锐代表券商宣布本次招股的一些具体数据和时间安排。台下座无虚席,方锐暗想:海州医药几乎没有什么特引人注目的投资亮点,为何今天还有这么多的知名机构和基金经理前来捧场呢?如果路演是一场戏,陈定南真可谓演技超群!方锐还来不及想好,陈定南已经在主持台上点名让他发言。

    方锐的发言主要解释本次发行股票的相关数据:发行额10亿股,每股10元,发行市盈率18倍等。本次股票发行是100%的私人配售,即在公开向公众发售前小范围内出售股票,买家一般是机构投资者。有意机构可按规定将自己准备认购的数量予以登记。方锐介绍完毕,推介活动进入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回答听众提问。大型推介会的这个环节一般只有十来分钟,而单对单或小组会议上,这个环节可以长达两个小时。不过大型推介会面对的受众更广,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更要保证回答准确可靠,稍不留神就会在上百名基金经理面前产生广泛负面影响。

    历史包袱

    众投资者踊跃举手,方锐负责挑选,让他们拿着麦克风提问。陈定南和公司高层都对这个环节有点恐惧,因为他们都知道公司是经不起追问的。奇怪的是基金经理们的发问避重就轻,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不痛不痒的方面,反而给了公司进一步宣传自己长处的机会。最后大家干脆停止对公司的发问,把兴趣都集中到陈定南身上。

    有基金经理问:“你是怎么看待这只股票18倍市盈率定价的?”

    “十分吸引!第一,它比最近国内新股发行平均28倍的市盈率便宜不少;第二,中国已经进入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现在海外所有和中国有关的股票都升得很厉害;第三,从去年年中起,任何新股都被一抢而空,所以我们预计海州医药不会例外。”

    又有人问:“有传言说,目前已有不少认购股票的意向性订单,请问具体情况如何?”

    “是的,我们预计海州医药股票应会超额认购十倍以上。”

    再有人问:“如果我们认购,你建议的投资策略怎样?”

    陈定南收起脸上轻松的表情,严肃地说:“国内股市的狂热究竟能持续多久,我暂时拿不准,因此我建议的投资策略是投机性购买,持有时间最好不要太久。”

    “嗡”台下一片喧哗。大家显然对陈定南如此坦白感到意外。一般券商推介自己的股票总是强调公司的素质,然后让购买者做长期投资的准备,但陈定南现在分明是告诉大家做一次投机性的短炒。这时更多的手举起来了,陈定南却指了指自己的手表,告诉大家答问时间已到,要去吃饭,否则会错过下午股市的开市时间。

    上市后的大半年里,由于受到机构资金大力追捧,海州医药持续火爆,市场的关注度极高。后来大盘转入熊市,海州医药也开始重复中国股市的铁律: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四年亏损。

    海州医药属于传统行业,多数传统行业已经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同行业的企业获得的只是行业内平均回报,海州医药也不例外。为了配合投资机构二级市场运作,海州医药账面业绩经过多次财务调节,利润大多被挪到前几年,造成公司近两年财务上出现亏损。注意,是财务上出现亏损。其实海州医药实际经营业绩并没发生亏损,只是在会计报表上经过特殊处理之后,出现财务意义上的亏损。

    可是市场是不会谅解这些的,海州医药立马背上“绩优股陷阱”的恶名,投资者纷纷谴责这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业内人士分析海州医药为何成为“短命”的绩优股:企业缺乏持续发展的竞争力,难以在全面竞争的市场新格局下保持领先优势;企业没有核心技术优势,在应对国内外竞争中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完善,造成企业投资决策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可能公司还出于诸如“圈钱”的目的,迎合“庄家”口味,编造虚假信息,置投资者的利益于不顾

    即使现今大盘走牛,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而且连续两年“亏损”海州医药被列上年度熊股榜,还被套上st的帽子。

    买壳上市

    这次金顶实业侥幸脱困,而且借势盈利不少,吕国华对资本市场越来越有好感。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此人就是敢想。刚从南海酒业脱身,吕国华又有了新的梦想,想让金顶实业上市。

    国人做事历来讲究统筹规划,不论怎么改革,许多领域总还带有不少计划成分。计划衍生指标,股市诞生以后,上市指标就火起来。这种指标每年就这么多,竞争不是激烈,而是惨烈。吕国华本事的确大,不过还没大到可以鸡蛋碰石头的程度,所以压根没指望能拿到上市指标。况且,金顶实业经营范围过于庞杂,主业定位也不清晰,涵盖地产、食品、制药和贸易等。吕国华决定收购本市的上市公司海州医药,明确以制药为主业,只是不知如何下手。

    方锐明确上市的必要性:“过去控股南海酒业,我们俩是名义上的老板。可是,我们必须尊重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公司流动资金一毛钱我们都不能挪用,否则就算违法。你想想看,当这样的老板有意思吗?”

    吕国华对方锐这话深以为然:“要是能够直接掌控一家上市公司,我们不论在实业还是在金融领域投资,都能调度自如,避免不少麻烦,至少不用再费力气和许添财和赖清德那样的人勾兑。”

    上市的前景很美妙,不过难度极大,直着来肯定行不通,只能通过买壳实现上市。买壳上市是资本市场版的借尸还魂术,方锐和吕国华打算先对海州医药实现控股,然后通过增发股份筹集资金反向收购金顶实业的资产和业务,从而间接实现上市目的。就像你想到论坛发帖子,但是又没资格申请账号怎么办呢?你可能会找朋友或熟人要个账号,也就俗称的小马甲,然后你就可以间接获得浏览帖子、发表文章的一切权利了。同理,方锐和吕国华没有办法拿到上市指标,买壳上市就是个很好的办法。

    方锐直言:“之所以会选择海州医药,是因为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此外,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单一,对其进行收购控股相对容易一些。不过,也有难度。海州医药流通盘的比例很高,而且股权比较分散,海州证券、恒富地产还有飞跃电器这些大股东都不是省油的灯,协调难度很大,还得个个突破才行。”

    吕国华也赞同:“夺取筹码,获取话语权是重中之重,也是这次行动最主要的难点。”

    “这一仗主要有两个战场,二级市场运作我来负责,上市公司那边就看你了。我们联手操盘,分进合击,定能大获全胜。”

    “只是不知道从哪里突破。”

    “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你的意思?”

    方锐对此已有考虑:“我们这次从零起步,手上没有筹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李复兴如今是海州医药的副总,他的秘书吴冰可是你当年的梦中情人。”

    “对!对!就从吴冰开始。”

    嫁出质量

    初六晚上,方锐和吕国华邀吴冰到吕国华家小聚,吴冰欣然赴约。

    吴冰短发清爽,长身玉立,身着纯黑色连衣裙,全身上下自然和谐。数年不见,吴冰依然顾盼生姿,方锐不由暗自赞叹。

    吴冰父母都在机关工作,已经临近退休,还没混上一官半职,自然把希望寄托到吴冰身上。老夫妻俩人情义理娴熟,为人务实。看到女儿现已出落成一个绰约多姿的美人,两人很快达成共识:既然是个女儿,那么首要任务肯定是嫁,而且还要嫁出质量。“嫁个有钱人”或者“逮个金龟婿”渐渐成为两个人的共同指导思想。

    念大学时,吴冰是公认的校花,可是无人敢于追求。她曾经把自己的爱看得太过名贵,轻易不肯施与,平日里总是一副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让诸多有意者碰壁伤神不少。

    大四那年,海州中央广场举办了一次颇具规模的万人相亲大会,场面使人目不暇接,热闹非凡。吴冰本不想去,只是母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