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黄泉引渡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似现代。这人竟不知是什么时候,已经站在店门前的街道上!

    这一幕不知怎的,在此时此刻已经变得凝重的气氛中,让人愈发觉得毛骨悚然。

    三人正背脊发凉,突然,一道闪电几乎划过了半边天幕。仿佛黑压压的幕布被撕了开来,生生被撕破一个口子,电光刺目非常;伴随着摄人心魄的雷电爆裂声,三人汗毛都竖了起来,不由缩了缩脖子。

    其实也不过是一两秒的时间,闪电过后,三人又伸头去看,街上哪里还有人影?

    “咚咚咚。”

    殷祁山等人心头正发毛,就听到门口传来节奏的敲门声。殷祁山倒还算镇定,两个伙计却几乎没吓死过去。

    先前就已经吓得够呛的伙计张乾,见得此情此景更是吓得腿软,一个重心不稳就撞到了陈列柜上。霎时间,瓷器碰撞的清脆声、器物翻倒的闷响声、各种物体的滚动声,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

    殷祁山几乎没背过气去,抬起脚就狠狠朝张乾踹去。好在这个陈列柜是关死的,柜子上头又没放易碎品,否则殷祁山宰了他的心都有了。

    这时,节奏的敲门声停止了。

    三人心跳如鼓,只觉得此刻又寂静下来,却比方才有敲门的声音时,更让人难以忍受。因为在这种磨人的寂静中,你永远不知道,也猜不到,下一刻到底会发生什么。

    张乾颤颤巍巍地从地上爬起来,殷祁山却示意他到门那边去看看情况。张乾当然抵死不从,就差没哭出来了,头摇得如同拨浪鼓。

    殷祁山暗骂一声,心说这次要还有命在,非让这小子卷包袱走人不可。

    想着,他就轻手轻脚地向门那边挪去,一些已经几乎要遗忘的陈年往事也浮上心头……

    琉璃厂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

    现如今,这里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沿袭下来,大多数外国人来京旅游都要到这里。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街,全长约800米。

    实际上琉璃厂的历史远在辽代,当时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那时候也不叫琉璃厂,而叫“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当然,这是许多爱好这口的人都知道的历史。

    而历史,从来没有真相。

    殷祁山的家族里,祖祖辈辈都流传着一个故事,殷祁山从未想过,这个故事竟然是真的。

    口耳相传的‘故事’内容,他已经不是全部都能记得清了,但有一条,他记得十分清楚。

    因为内容让他印象深刻,以致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渐渐淡忘了这个‘故事’,但今天所发生的事,仍能勾起他模糊的记忆。

    这还要从明朝“崇祯”末年说起,当时狼烟四起,天下大乱。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之后明朝走向覆灭,清兵入关。

    那时殷家还不在北京城,他们虽是商户大家,战火中却也难逃波及,权因祖上善经营,才得以留存至今。清政权稳定后,殷家举家搬迁北京,之后几百年过去了,族人也一直定居此地。

    但这并不是结束,这只是个开始。

    殷家入京后,生意也做了起来,渐渐置办田产房屋,又经营商铺,元气恢复过来。殷祁山家这一支脉唯一仅存的铺子,如今仍落在他的手里,实乃名副其实的百年老铺。

    只是,随铺子流传下来的,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一个有关‘黄泉客’的故事。

    故事内容已经模糊,只记得故事发生在十月,也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大雨黄昏,故事中的主角身穿蓑衣,头戴斗笠。

    故事的结局十分凄惨,殷家死了很多人,几近覆灭。

    殷祁山一直以为,这只是祖先胡诌的精怪故事,是以并不放在心上。不期然想起来,犹记得这个离奇故事中有这么两句:

    黄泉花开,执念散。

    路引兰别,叶丛生。

    殷家祖上有训,不准家里养兰花,特别是吊兰。然而殷祁山却是执拗的性子,几十年过去了,他从来就没想过要改。

    他酷爱花草,尤其喜欢吊兰。可今天,却因为他养的吊兰,引来了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黄泉客’。

    直到现在,殷祁山才有些理解,那个‘路引兰别’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