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西岭雪探秘红楼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王熙凤不是个好领导

    王熙凤不是个好领导。为什么?

    不不,并不是因为她待下严苛、重利盘剥,而是她不懂得交际之道。

    或许你会觉得我故作惊人语,明明王熙凤是最擅长应酬的,八面玲珑、长袖善舞,说的就是她这种人。她对顶头上司贾母承色说笑,对公司的风头人物贾宝玉体贴备至,对各中层领导大嫂子小姑子谦和有礼,还能说人缘不好吗?

    不,并不够好。王熙凤并没有你想象得那样周到,她机关算尽,却忽略了管理结构中相当重要的一环——董事会名誉成员: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等人。

    尽管邢夫人无权、王夫人无能,但她们毕竟是贾府长辈,其身份在贾母之下,凤姐乃至众姑娘之上,如果凤姐是中层领导、首席执行官,那么邢、王二夫人便是公司高层,纵使不参与具体管理,却也拥有议事权与投票权的。

    书中邢夫人对王熙凤的嫌忌是明写的,曾亲口当着迎春的面说过:"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一言未了,人回:"琏二奶奶来了。"邢夫人冷笑两声,命人出去说:"请他自去养病,我这里不用他伺候。"嫌恶妒恨之情溢于言表。

    其真实理由,正如小厮兴儿对尤氏姐妹说的:"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连他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他,说他'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若不是老太太在头里,早叫过他去了。"

    旁观者清,兴儿虽是最基层员工,却看得很明白,邢夫人疏离凤姐,因为两点:一是妒,二是恨。妒,是因为凤姐这个做媳妇的权势比自己这个做婆婆的长房长媳还大;恨,则是因为凤姐不肯向着自己这一房,只知道讨老太太的好,顺承王夫人。

    然而王夫人,虽然是熙凤的亲姑妈,而且把管家大权交给了凤姐代理,但这并不代表她就完全信任王熙凤。她一边用着她,另一边也防着她,其心理同样是出于妒恨。妒嫉凤姐本领比自己高,比自己更得贾母的宠,也更得众人的捧;恨她越俎代疱,恃宠生骄,连自己的面子也不给。

    周瑞的小儿子在凤姐的生日宴上撒了一地馒头,那凤姐并不同任何人商量,就要将他开除,且命人说给两府里,都不许录用。还是赖嬷嬷帮忙说情:"他有不是,打他骂他,使他改过,撵了去断乎使不得。他又比不得是咱们家的家生子儿,他现是太太的陪房。奶奶只顾撵了他,太太脸上不好看。依我说,奶奶教导他几板子,以戒下次,仍旧留着才是。不看他娘,也看太太。"

    ——连无知识的老嬷嬷都知道的避讳,凤姐居然不在意,又怎么能让王夫人心里不怀恨呢?

    王夫人屋里失了窃,丫鬟们互不认账,凤姐便做主意,"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

    ——明知道太太的丫头不便擅加拷打,却还要自作主张严刑逼问,岂非明知故犯?

    幸亏是平儿劝住了。

    然而一次又一次,总有众人不提防、阻止不及的事,被王熙凤无心做了出来,却被王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那么王夫人这个高层会怎么做呢?

    第一是查账。比如冷不丁地问熙凤:"前儿我恍惚听见有人抱怨,说短了一吊钱,是什么原故?"等于是给凤姐提了个醒儿:我并不怎么信任你的,还有,我的耳报神明白着呢,你别想在我眼皮底下捣鬼。

    第二是借力打力,驳面子。凤姐因看门的婆子得罪了宁府当家尤氏,便命人将婆子捆了等尤氏处分。邢夫人听见了,故意当着众人的面给凤姐没脸,阴阳怪气地说:"我听见昨儿晚上二奶奶生气,打发周管家的娘子捆了两个老婆子,可也不知犯了什么罪。论理我不该讨情,我想老太太好日子,发狠的还舍钱舍米,周贫济老,咱们家先倒折磨起人家来了。不看我的脸,权且看老太太,竟放了他们罢。"说完转身就走,甚至不给凤姐一个解释的机会。凤姐又羞又气,因王夫人在一旁问起,忙将缘故说了,又道:"昨儿因为这里的人得罪了那府里的大嫂子,我怕大嫂子多心,所以尽让他发放,并不为得罪了我。"谁知尤氏并不领情,只笑道:"连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王夫人也道:"你太太说的是。就是珍哥儿媳妇也不是外人,也不用这些虚礼。老太太的千秋要紧,放了他们为是。"说着,也不再听凤姐啰唆,自己亲自下令,回头命人去放了那两个婆子。气得凤姐心灰意冷,又不好说什么,只得躲回房里暗哭。

    ——人人只道凤姐抓尖好强,岂知她身处中层夹心,受的气比谁都多。十个人里,纵然周旋了九个,有一个照顾不到,闲话也会说到十分,终究是功不抵过。

    邢夫人这样地跟凤姐过不去还有情可原,然而王夫人为何也对凤姐毫不体谅呢?就因为她也想趁机杀一杀凤姐的威风,不愿意看到她活得太得意,巴不得找个什么由头涮涮她的面子,而最好这个由头又不是自己找来的。如今借了邢夫人和尤氏的口给凤姐定个罪名,自己推波助澜已经足够,还用多说什么吗?

    这次"放人"事件,是邢王二夫人的一次完美联手,给了凤姐沉重一击。

    而接下来的"搜人"事件,则是两位董事的再次合作,更是将凤姐踩沉一层。这便是"抄检大观园"的真实起因。

    傻丫头在园里捡到一个绣春囊,图案是一男一女赤条条搂抱在一起,一看就知是男女私赠之物。邢夫人发现了,立刻封起来打发人送给王夫人,王夫人气冲冲拿了来到凤姐屋里兴师问罪:"自然是那琏儿不长进下流种子那里弄来。你们又和气。当作一件顽意儿,年轻人儿女闺房私意是有的,你还和我赖!"

    凤姐满心委屈,然而罪名太大,只得先跪下来含泪哭诉,情理分明地表白一番,说明春袋并不是自己的。王夫人无言可对,却又遮掩说:"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焉得轻薄至此,不过我气急了,拿这话激你。"

    ——谁说王夫人愚钝没心机呢?狡辩的功夫比谁都强。且不管这春袋是不是凤姐的,也不论凤姐的表白有无道理,总之先发制人,已经将凤姐的威风杀了下来再说话,然后又发号施令,命凤姐晚上带人搜检。凤姐明知不妥,但因已经输了先机,无法再心平气和地出主意,只得顺从了。

    这正是王夫人对付凤姐的第三招。小题大做,好时不时地提醒凤姐一下:真正的幕后权威是谁?

    这一番操劳,令得凤姐益发心灰,因而事情没完就病倒了,将养了大半年才好。

    而这其间,李纨、薛宝钗、探春便顺利升职,取代了凤姐的管家地位。这三个人,一个是王夫人的长子媳妇,一个是王夫人心目中的小儿子媳妇,还有一个是挂名女儿——虽不是自己亲生的,却一心一意长年巴结着自己的。

    这三个人里,任何一个能够趁机成长起来,真正地取代凤姐,都远比凤姐容易控制得多。至少,这三个人和自己的关系都比王熙凤更加亲近。

    当今很多公司的高层都很擅长这种"留后备"的手法,不管能不能用,先多设几个后备领导放在那里,让真正管事的人看着害怕:稍不留意,就会被人取代了去。

    还有些老板奉行一条"宁滥勿优"的原则:中层领导不能干不要紧,重要的是听话。宁可找一个虽然没本事,却也不惹事的木头;也不要选那个虽然有本领,但是太个性的刺儿头。

    像王夫人这样本身没什么本事的老板,就更加信奉这种原则。所以李纨才会脱颖而出。

    李纨,这个少年居寡、沉默少言的大嫂子,平日不显山不露水,似乎是最安分不过的一个后勤主管,平日只是负责带领姑娘们读书写字而已。这是件轻省活儿,油头却大,凤姐给她算过一笔账,说她工资比谁都高,年底分红又是双分,平日公事上从不出钱,难得跟姑娘们开个诗社,自己说要做东道,转个身却带着人往凤姐屋里要经费。及至要了钱来,却又不见开销,再起社时,还是让众人凑分子。

    然而,放眼整个大观园、荣国府,却没有一个人敢说李纨坏话的,更不曾有人指出她贪污;却各个都议论王熙凤为人吝悭,中饱私囊。缘何?

    就因为李纨够低调,扮可怜,而凤姐却为人太张扬,得意非凡,未免受人嫌嫉,巴不得看她落势。所以王夫人才会明知李纨无能,仍要给她机会,希望她可以取代了凤姐。

    而尤氏身为宁国府当家,无论在职称还是辈分上,都是与凤姐平级的。她本来和凤姐的关系也颇好,可是因为妹子尤二姐勾搭了贾琏,遂连她也被凤姐记恨。那凤姐打到宁国府来,将尤氏揉搓折磨,脸对脸骂了半日,半点情面不留。两人后来表面上虽然还算和睦,心里却结了梁子,尤氏虽不好明着报仇,但只要有机会,绝对不会让凤姐好看。这也就是当邢夫人挤兑凤姐时,尤氏为何落井下石说风凉话的缘故了。

    后来贾府被抄,宁国府的罪行明明比荣国府重,然而惨死在狱神庙的人却只是凤姐,为何?后四十回遗失,但原因可想而知,自然是船沉众人踩,那尤氏只怕也没起到什么好作用吧?

    凤姐的判词里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然而细想起来,凤姐其实并不是很懂得算计,非但算不出天威难犯,命运多舛,且也没算到人心叵测,功高盖主。也就难怪她会死于非命了。

    2.从凤姐生日看死兆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共正面详细描写了四次大生日:宝钗、熙凤、宝玉、贾母。

    而每次生日,都有许多谶言预兆式的情节发生:

    在宝钗的十五岁生日宴上,宝玉第一次听曲文而悟禅机,暗示了他出家的宿命;

    怡红院群芳开夜宴为宝玉祝寿,众人占花名游戏,更是典型的谶语;

    贾母的八十寿宴是书中最后一次生日,在热闹繁华的表面下,"悲凉之雾,遍布华林",连精明能干的凤姐也力绌图穷,显露出江淹才尽之象。

    那么,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写了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和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整整两回的凤姐生日宴,又向我们透露出了一些什么样的信息与暗示呢?

    首先,是凤姐和尤氏两人对话中的玄机。

    贾母做主,让众人学小家子凑分子,为凤姐办生日,又将这事交给尤氏办,"越性叫凤丫头别操一点心,受用一日才算。"尤氏往凤姐房中商议,打趣说:"你瞧他兴的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

    这句"太满了就泼出来了",正与此前秦可卿向凤姐报梦时所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同一意思,而可卿,又正是尤氏的儿媳妇。焉知这不是作者借尤氏之口第二次泄露天机呢?

    次日尤氏与凤姐算账时,见短了凤姐答应替出的李纨一份,嘲骂道:"我看着你主子这么细致,弄这些钱那里使去!使不了,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庚辰本在此双行夹批:"此言不假,伏下后文短命。尤氏亦能干事矣,惜不能劝夫治家,惜哉痛哉!"明言这一句是谶语。

    待到席上,尤氏与凤姐敬酒时,又调笑说:"我告诉你说,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了后儿,知道还得象今儿这样不得了?趁着尽力灌丧两盅罢。"脂砚又有夹批说:"闲闲一语伏下后文,令人可伤,所谓'盛筵难再'。"

    ——又是"太满了就泼出来了",又是"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又是"盛筵难再",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贾府的好日子就要过去了,而这衰风,将从尤氏和凤姐这两个宁荣府的内当家开始吹起。

    可卿判词中原有"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的句子,而宁府长孙媳秦可卿之死,乃是由凤姐操办;尤氏之妹尤二姐之死,又由凤姐一手造成;这两件宁国府的"造衅"一旦闹腾出来,凤姐都绝对难辞干系——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书中才要借尤氏之口一再向凤姐提出警告吧?

    凤姐生日宴上还有一个不和谐音来自宝玉。

    此日贾府华筵,宝玉却往水仙庵祭金钏,回来又遇见玉钏"独坐在廊檐下垂泪",偏于繁花闹管中写出一片凄凉来。

    直至平儿理妆的事出来,作者方揭出谜底:"宝玉因自来从未在平儿前尽过心——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深为恨怨。今日是金钏的生日,故一日不乐。不想落后闹出这件事来,竟得在平儿前稍尽片心,亦今生意中不想之乐也。"

    原来凤姐竟同跳井的金钏同一天生日,这意味着什么呢?除去两人都是"金派"人物外,她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难道,只是通过男祭这出戏,来影射后来的贾琏祭尤二?

    贾琏与鲍二家的偷情,被凤姐撞破,大闹了一场后,次日贾母出面调停,命贾琏与凤姐赔罪。

    "贾琏听如此说,又见凤姐儿站在那边,也不盛妆,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

    脂砚特地在"黄黄脸儿"后面批了一句:"大妙大奇之文,此一句便伏下病根了,草草看去便可惜了作者行文苦心。"

    张爱玲的生前好友宋淇非但没有"草草看去",还写过一篇题为王熙凤的不治之症的文章,一一结算出书中描写熙凤之病共有"伏线四次,正面详细描写两次,正面交代两次,因病不能参加贾敬丧事、中秋赏月各一次;借贾蓉之口、平儿和鸳鸯之口、宝玉和凤姐之口共三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