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西岭雪探秘红楼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香菱人生的三个阶段

    香菱一生的命运,可以用她的名字做分界,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然是她叫作甄英莲的时候。

    她的第一次出场,只有三岁,"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被甄士隐抱在怀里去街上看过会热闹,却遇见了一僧一道。

    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几句话,预言了英莲一生的厄运,实可与金陵十二钗册子中香菱的判词对应而看。

    也就是在这看似貌不经心、随笔一描的出场里,她遇到了今世的第一个魔星:贾雨村。

    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

    这是甄英莲与贾雨村的第一次照面。

    不久,雨村得了甄士隐的救济,上京赴考去了;而英莲则在次年元宵节花灯会上失踪,甄家又在三月十五遭火,甄士隐卖了田庄,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奔岳丈,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发困窘,一日在街上与一僧一道重逢,忽然顿悟,就此出家去了。

    而贾雨村,则中了进士,选为新任太爷,还娶了甄家的丫头娇杏为妾。昔时宾主,如今一个衣锦还乡做了官,另一个已是化外之人;小姐跌了势成为拐子手中的砝码,丫鬟却转了运成为知府的妻室。真是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人生的际遇真也堪叹。

    更可悲可叹的是,贾雨村和甄英莲还有第二次交会,就是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中了。

    那时贾雨村已经送了黛玉进京,拜会了贾政,并受到王子腾的推举,补授了应天府。到任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薛蟠与冯渊争买婢女致伤人命案。

    这一次,英莲是暗出,由"葫芦僧"出身的门子一五一十交代缘起:

    "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那日冯公子相看了,兑了银子,拐子醉了,他自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后又听见冯公子令三日之后过门,他又转有忧愁之态。我又不忍其形景,等拐子出去,又命内人去解释他:'这冯公子必待好日期来接,可知必不以丫鬟相看。况他是个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素习又最厌恶堂客,今竟破价买你,后事不言可知。只耐得三两日,何必忧闷!'他听如此说,方才略解忧闷,自为从此得所。谁料天下竟有这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偏又卖与薛家。若卖与第二个人还好,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岂不可叹!"

    英莲的二次出场虽是暗出,故事却比第一次来得完整,并且有形象、有对白、有心理、有情节。

    这次,她并没有真正见到贾雨村,但是她的命运,却被贾雨村一手遮天,糊涂判断,做人情送给了真正的魔王薛蟠,从"惯养娇生笑你痴"进入到"菱花空对雪澌澌"的第二阶段。

    再出场时,已是在贾府了,借由周瑞家的之眼之口写出。那周瑞家的送走了刘姥姥,往梨香院来回王夫人的话,"刚至院门前,只见王夫人的丫鬟名金钏者,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阶上玩。"

    此时,英莲已经改了名字叫香菱了。

    再后来,薛姨妈摆酒请客的将香菱与了薛蟠作妾,过了几年谈不得富贵却倒也安静的日子。尤其是"呆霸王调情遭苦打"之后,为遮羞远走他乡,香菱得以跟随宝钗住进大观园。这段日子,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慕雅女雅极苦吟诗和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两章,是她的极盛表演。

    可惜好景不长,乐极生悲,她生命中的第三个魔星出现了——那便是夏金桂。

    夏金桂不禁扭转了香菱的命运,还夺去了她的名字,将其改为"秋菱"。

    她人生的第三阶段开始了。

    这一阶段,在书中的篇章并不多,集中在第七十九、八十两回中。有些版本,两回并为一回,有些紧锣急鼓的味道,更让人觉得秋光短促。

    那夏金桂因见香菱"才貌俱全","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遂决意除之,三番两次地设计陷害,一时故意令其撞破薛蟠与宝蟾偷情,一时又命香菱到自己房中来睡,彻夜折磨,之后更是索性自己剪个纸人儿诅咒自己再嫁祸给香菱,逼得薛蟠撵了香菱去,给宝钗使唤。

    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这是前八十回中关于香菱的最后一次记述。虽然大结局如何,书中并未来得及详述,但是戚序本的八十回回目就是"娇怯香菱病入膏肓",已经点明她命不久矣。

    但是高鹗偏爱"调包计",不但在大婚之夜,让宝钗替黛玉出嫁,还让夏金桂自食恶果,想给香菱下毒,却不小心被宝蟾换了碗,把自己给毒死了,非常的戏剧化;而香菱则重蹈娇杏的命运,被薛蟠扶了正,不但滞木无文,民间话本痕迹太重,且有违曹雪芹原意,与前文的草蛇灰线全无对应,是不折不扣的"蛇足"、"赝文"。

    这由香菱的判词可以得到确切的证实:

    "根并荷花一径香,生平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莲也罢,菱也罢,都是"根并荷花",这一句是点明香菱的名字;第二句浅显通俗,明写其可怜堪叹;第三句则用"两地生孤木"喻一"桂"字,点明自从香菱遇到夏金桂,便直奔了"香魂返故乡"的归宿而去了,哪里还有什么"扶正"的机会呢?

    甄英莲,确是"真应怜"。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